这样的好演员,看他演再小的配角也像主角

热点 2018-01-12 08:15        

​​上周六,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终于播出了。

作为一档期待已久,正面跟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打擂台的综艺,《声临其境》从第一期就唱出了“我们不一样!”

大家知道,《演员的诞生》能大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第一期掀起的争议。

郑爽晋级全网质疑,而章子怡刘芸的《青蛇》切换镜头也让无数娱乐号开始分析电影脸的正确性,再加上浙江卫视的神剪辑,自此后,热度炒作居高不下。

而《声临其境》不一样。第一期四位嘉宾:赵立新、潘粤明、周一围、张歆艺,没有一位流量明星。

整期看下来,演员之间配合默契,谦和而认真,而观众,除了惊叹演员的专业性,就只有惊叹声音的广域。

用豆瓣一位网友的话说:这才是一档比拼演员技能综艺该有的样子。

但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安利这档综艺,毕竟一期还不足以给一档综艺定性,我想安利的是——

一张熟面孔,赵立新。

中国优秀的男演员很多,有颜值的,有演技的,善谈的,谦逊的,有资历的,高冷人设的,但在这众生相中,赵立新老师的魅力有些格外不同。

他长着一张古典气质的脸,眼眶深凹,鼻梁挺拔,像是民国留洋知识分子的范儿。但就这脸,在不同的影视剧,却有着不同的风采。

《大明王朝1566》里,他是霸道而悲情的商人沈一石;《绣春刀》里,他是不拿正眼看人的大学士韩旷;《我不是潘金莲》里,他是躲避范冰冰的县长史为民;《芳华》里,他是正直而威严的宁政委……

而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谈谈他在《声临其境》里的声音。

和京剧的“唱念做打”,相声的“说学逗唱”一样,表演艺术也有“声台形表”四字真经,这四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作为一个好的演员,他表演时的声音,应该是随着肢体和眼神一同迸发出来的。

赵立新在《声临其境》里有多惊艳,用知乎网友@一根棍子 的话说——

倚天屠龙不出,可把许多卖菜刀的给牛逼坏了。

在盲猜环节,他在后台配了两个片段。第一段是经典电影《魂断蓝桥》里罗伊向劳拉的求婚。

赵立新的声音一出来,低沉而热烈,活脱脱一个满怀着对爱情憧憬和对未来渴望的年轻小伙:

“我们结婚吧!除了你别的人我都不要!亲爱的,别再吱吱吾吾了!别再问了!别再犹豫了!就这样肯定了知道吗!就这样决定了知道吗!去跟我结婚吧!知道吗!”

动情时刻,他还将左手紧握成拳头横在胸口。沈梦辰问他,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动作?

赵立新回答:因为那是表达心声啊,跟心同样的位置,才能说那样的话。

这就是“声台形表”里的“形身合一”。

而在第二个片段,英国小伙又瞬间变成了《功夫熊猫》里喜感又可爱的阿宝。

画风的霎时转变,英文台词一出,瞬间让其他三位嘉宾发现还有这种操作!

接着,他又以一种戏谑自在的语气,将熊猫在跟反派天煞打斗前的随意自信表现得格外蠢萌。甚至到最后直接放开声音,扯着嗓子在笑,嚯嚯嚯嚯嚯嚯嚯。

当然,亮相还不够,在接下来的聊天时,他还分别用德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花式调戏主持人,直接让现场观众和“新生班”听傻了。

杜海涛直接说:“感觉老师就是来秀才华的。”

赵立新不屑的一笑:你觉得我的才华还需要秀吗?

的确,才华这东西,对有些人来说是秀,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编剧王小平曾发微博感慨《芈月传》里赵立新的台词凶猛:别的演员都在抱怨台词难,只有他,“简直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好演员遇见好角色是很难得的事情。在《芈月传》里,张仪一袭黑色大袖深衣,长发披肩。虽然没有高冠,却自有一种伟岸的气度;贵胄满座、金红黄绿的大殿中,他步履从容,神情洒脱,虽是一名小小的穷酸谋士,仍有一股清冽傲然之气。


赵立新分析张仪说:

张仪和我的相似度颇高,天马行空,桀骜不驯,士为知己者死,话不投机半句多,有小算盘也有大胸怀,这些性格中的共同点让我一把就将张仪抱在怀里不肯撒手。

——这是李自成攻破北京活捉吴三桂父亲后劝降,吴三桂严辞拒绝的回信。虽然吴三桂的“大奸臣”人设众所周知,但在赵立新的朗读中,我们竟听到了一个极富家国情怀的吴三桂形象。

一开始,跟父亲陈述战事紧迫,他语速快而急迫,表现内心焦灼。

转而说起自己停止行军却被反贼破关时,他放慢了语速,轻叹出“没想到”,满是对自己错失时机的懊悔,和对父亲失节的失望。

接着,他气愤填膺、义正言辞痛斥父亲还不如一巾帼女子时,一句“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语气和眼神里都充满着失落,懊悔和决绝。

因此,在念到“就算逆贼把您放在油锅旁威胁我,儿子我也不会多看一眼”,我们听到的是武将报国的忠心,对父亲未守京城的痛心,和对忠孝两难全的揪心。

最后他摇了摇头,眼神无声而晦暗,叹出“儿与父决,请自今日”,一记短而轻的抽泣,也让人全然忘记了人物本身。这还是历史书里那个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吗?

这么优秀的台词功底,自然也不是一天两天炼成的。如果你对我们之前推荐的《今日影评》还有印象。在那档节目中,他曾和周迅谈论过对自我的台词要求。

赵立新提起自己在话剧《大先生》中,需要一人讲完了全剧三万七千多字台词。周迅惊讶地问:全程一个提词器都没有吗?

他则一脸理所当然:不然呢?台词不是一个对演员最低的要求吗?话剧再有提词器传出去在江湖上就没法混了。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娱乐圈很魔幻。一边“数字小姐”“数字先生”频出,一边又是这么多老艺术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与其说赵立新是一个明星,倒不如说是一名逍遥在娱乐圈的知识分子。而当你看到他过往的经历,你就不会奇怪于他的学术之深。

1968年生人的赵立新,因为父亲是在新华书店工作,所以从小就在书店里看书读诗学英文。至今还存留着当时熏染的文艺气息。

上中学时,因班上英语老师看到报纸上中戏在招生,就建议他去考中戏。于是,还不知小品为何物的赵立新一段“谈金庸”考上中戏的编剧专业系。

大学正好赶上了编剧、导演、表演一把抓的“实验班”,他开始全面发展。两年后,赵立新以尖子生的身份被学校选派到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当时苏联对留学生有语言考核,他用8个月就通过了语言关。

在面谈莫斯科电影学院第三轮考试时,一只蝴蝶飞到了他和考官中间。赵立新从这只蝴蝶说到了对知识的渴求,最后捏起蝴蝶起身放到窗外“飞吧,祝你好运,也祝我好运”,系主任当即拍板“小伙子,你被录取了”。

1995年,赵立新获得了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硕士学位。在学校去北欧拍作业的经历使他爱上了瑞典。于是,毕业后,他带着导师的推荐信独自去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还顺势进入了瑞典国家剧院。

而为了在瑞典国家剧院工作下去,赵立新用四个月学会了瑞典语。聊起如何拥抱瑞典语时,赵立新提到一个细节。有一天开车去上班路上,打开收音机,听一个电台节目叫“奥克斯特斯迪姆堡的书信”,是由瑞典皇家剧院的演员朗诵的。

当时外面飘着雪,北欧的雪能下得特别大,下得不急,厚重的雪,还有汽车尾气的白烟,让前面的红绿灯显得格外耀眼。我坐在车里,等红灯的当儿,透着车窗哈气,突然觉得电台里的语言美极了,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它学好。

在国外待了十二年后,受中戏老师的邀请,赵立新于2000年开始回国任教。作为年轻的“海归”,赵立新“解放天性”的洋派教学,引得别班的同学也都跑去听他的课。这样的行为一度被其他老师禁止。

留洋经历给了赵立新独特的表演技巧,也给了他极高的生活品味。

比如,他喜欢喝特定年份的威士忌,吃精致的菜肴,连一条丝巾的质地也非常讲究。



衣服永远都是精心搭配过的,迷彩裤配小皮靴,外加一条丝绒坎肩。

进剧组要带十多个行李箱,里面装着威士忌、红酒、雪茄、烟斗、音响和投影仪,一整套资本主义做派。


甚至,他还会修改宾馆的室内格局,借一块红布,用台灯做成的地灯变成暖光。





但即便个性洋派,拍起中国戏来也一样纯熟。他拍的第一部国产剧就是豆瓣评分9.6的国产巨剧《走向共和》。

2006年,他又参演了同样评分9.6的历史题材剧《大明王朝1566》,在里面饰演丝绸巨商“沈一石”。

沈一石是这部剧里前半段的关键人物,也是编剧刘和平最为钟爱的一个角色。

作为一个商人,沈一石儒雅而精明,诗意又世故,深谙生意场上和政治斗争的暗流。运筹帷幄,如鱼得水。但又身为商人,最终也只能是一个商人,是当时最低贱的阶级。所以,即便内心傲气书生骨,无奈兔死狗烹,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而被张黎导演抓去救场的赵立新,从第一场戏就找到了角色脉络:虽然表面左右逢源,风度文儒,实则内心苦楚,傲气难抒。

因此设计了一个沈一石的标志性动作:说话时总是顺着眼睛,只有在爆发时刻才会一下子提高嗓音。

对台词完美的追求,是一个话剧演员的职业病。

除了用声音表现沈一石,赵立新为了符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学习多种地方方言,如《我不是潘金莲》湖南话、《一诺千金》四川广安话、《于无声处》上海话、《岁月如金》的台湾话、《九河入海》的天津话等。

在去《我不是潘金莲》剧组试镜时,冯小刚第一眼看到赵立新就说:“你这一点都不像政府官员啊,整个一个留洋的。”等到赵立新试妆结束,一口“湘普”,冯小刚马上就敲定“哎哟就是他”。而有了《我不是潘金莲》的合作愉快,才有了如今《芳华》的“宁政委”。

在热门电影《重返二十岁》结尾,有一段奶奶要给孙子换血的情节。他站在杨子姗后面,全程虚化。但那几分钟里,除了杨子姗的脸就只靠着他的台词支撑。

从开始平淡叙述母亲如何带大他,到后面哽咽懊抽泣现在对母亲的亏欠,把奶奶一生的艰辛和作为儿子的忏悔演绎的淋漓尽致,让整部电影在这里得到谅解。

而当他尝试想和“小鲜肉”对戏,出演《青云志》。播放后最生气的竟然是把他出演的角色配音了:

“我最愤怒的是他们没有用我的原声,最后都用的是配音,早知道这样我跟他们急了,我对艺术有异乎寻常的偏执。”(广州日报)

和很多电影学院的老师一样,赵立新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尝试影视剧的拍摄。但即便如此。他依旧保持着每年一到两部话剧的导演空闲。最近一部他导演的,在北京演出的话剧《父亲》,谢幕时冯小刚夫妇站立鼓掌。

赵立新老师的个人魅力,不只是作为一个演员的演技高超,更像是一个民国知识分子的玩票。

他的表演里没有太多矫揉造作的技巧,而是干净的初心和过往人生经历后的沉着。活的讲究,生的精致,又没太多文人酸气。但酸气没有,傲气长存。赵立新性格中的爱表现和严要求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

从衣食住行到行为举止,从声音到肢体,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声音,都在表达其独特的艺术式精致。但你要说他恃才傲物,没办法,人家就有那个资本,一到舞台就自动发光。

若说他没有成为主角。

这世上有无数的演员,每个都想成为主角为众人喜欢。但总有一种演员,他在意的永远是角色而不是镜头对焦与否。而即使是角落的配角,也不会因此降低一丝存在感,反而惊鸿一瞥,大放光芒。

赵立新,就是这样的演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