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感谢贫穷的底气,不是人人都有

热点 2018-08-02 09:11        

​​​

1、一篇关于贫穷和希望的文章


最近一周,有两名准大学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个是云南小伙崔庆涛,跟着父母在工地拌砂浆时,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称走出大山也会回到大山,但回来时,期待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另一个则是河北女孩王心仪,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好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此前写下的一篇感谢贫穷短文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王心仪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不得务工,只能在家照看农田和孩子,以及患有高血压、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


她有两个弟弟,大的即将升入高三、成绩优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从小学开始,王心仪就主动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喂鸡放羊,采摘棉花,春耕时还会帮妈妈下地犁田,她在前面拉,妈妈在后面推……


尽管家境贫困,但天生乐观的她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各种奖状、证书贴满了墙壁,四个多月前还在全校师生面前代表高三学子讲话:


“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们便没有辜负这段青春、这段韶光!”

图自公众号“河青家长会”(下同)图自公众号“河青家长会”(下同)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王心仪的表现都非常好。


妈妈心疼她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平常孩子的一半,每次在食堂买饭就买大白菜,舍不得吃点荤的;班主任夸她乐观开朗、格局很大,“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


的确,她爱好广泛,视野开阔,最重要的是很有主见。


虽然高中学的理科,但基于对文学的喜爱,填志愿时她选择了北大中文,这让周围很多人不解——为何不学个更赚钱的专业?她说,追随自己喜欢的事情更重要。


高考后,她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时,她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让妈妈把信封里里外外拍了个遍。

就是这么通透的一个18岁女孩,面对姥姥的患癌去世、上学之路的艰难、同学对自己衣着的嘲笑,在文章中通通化为了两个字——“感谢”,宾语是“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

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这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一经发出,感动了许多网友↓↓

同时,也让不少人搬出已故作家张贤亮说过的话(不可考,但很有道理)——


赞美苦难是一种罪恶,我宁肯放弃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只要能够让我以前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我就很满足。谁赞美贫穷,他一定在撒谎!


2、贫穷没有意义,战胜贫穷才有


虽然媒体报道的标题是“感谢贫穷”,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女孩字里行间感谢的是一路奋斗、倔强不屈的自己。


她没有感谢贫穷让她失去了亲爱的姥姥,没有感谢贫穷让她遭受同学的嘲笑,也没有感谢贫穷让她在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最便宜的大白菜。


她感谢的,不是贫穷本身,而是那股战胜贫穷的志气。

她的感谢,更多的是在对贫穷和苦难表达胜者的藐视。

不可否认,有的人在环境的压力、需求的刺激下会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力量,是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


这既回答了”为何走出困境的穷人小孩是少数“;也是为什么最后超越了贫穷的人、绝不会再想要贫穷的道理;更是国家长期以来坚持扶贫帮困的原因。


人们为什么会误认为,贫穷的成长环境是生命中的财富?


大抵是太容易被生活中那些通过自己努力、战胜贫穷的事迹所激励,把个人的奋进、意志的光辉笼罩在了贫穷的上面,将”阳光总在风雨后“作为精神寄托。


不是贫穷成就坚强,而是坚强的人没向贫穷低头;

贫穷只会带来苦难,而苦难无论何时都是苦难,它带给我们的伤害是无论如何不会改变的,苦难不值得追求和感谢,磨练意志只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就像咱们的作文素材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坚持写完了《史记》,后人赞扬的是这种历经苦难不忘初心的精神,怎么也轮不到赞扬宫刑。


贫穷也如此,不否认寒门女孩考入北大这一个案可以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带来希望,但绝不能因此而号召大家肯定贫穷、感谢贫穷。


如若一定要为“感谢”找一个客体,不妨说是她妈妈。


看王心仪文中的描述,尽管妈妈身体不好、上学之路又破得不成样子,但她坚持每天接送孩子,风雨无阻、从不误时↓↓

当班上同学嘲弄孩子的衣着“土得掉渣”,她不气不恼,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给她很多务实的道理↓↓

虽然没多少文化,却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换作别的母亲不一定能做到这一步,对女儿的要求或许是读书无用,不如早点打工嫁人养弟弟↓↓

如此看来,王心仪的原生家庭在物质方面没有给予她太多,但精神上她已然是个十足的“富二代”:


勇于面对并克服贫穷带给她的痛苦、挣扎与迷茫,相信贫穷只是暂时的,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相信努力能赢得尊重。


这样的孩子无疑是令人钦佩的,她的“感谢贫穷”是如今罕见的精神力量,相当了不起,但背后也映照着一种无奈——如果不贫穷,成功之路会好走许多。


3、如果不贫穷,可能出现更多的“王心仪”


网友的评价不无道理,“现在的社会是越缺少什么就越宣传什么”。


穷人家的小孩能考700多分,很少很正能量,所以成了新闻;那些家里有钱还考700多分的小孩更常见,实际比例更大。


跟美国的超级英雄一样,“富的靠科技,穷的靠变异”,中国小孩想要读个好大学,是富的靠资源、走素质教育路线,穷的靠拼命、得三更灯火五更鸡。


2017年的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过这么一番话: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虽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广受诟病,但肉眼可见的是,穷人家的孩子确实很可能出生不久就落后了


在一些学者眼中,这种情况跟古时候是一样的,科举制度刚开始给社会提供了比较高的流动性,但随着社会逐渐成熟稳定,社会流动性都会降低。


举个例子,北大光华的颜色教授做过一项研究,看明朝的进士里,有多少是从精英家庭出来的,又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


早期,出身于精英家庭的进士比例只有20%,随着时代发展,这个比例一直上升到60%,后来虽有下降,但总体趋势还是上升的。到了万历时期,80%的进士出自精英家庭,基本没老百姓什么事儿了。

明代出身于精英家庭的进士比例(via.颜色)明代出身于精英家庭的进士比例(via.颜色)



进一步的,他们还研究了天气对进士出身的影响,发现恶劣天气一多,农业收入减少,穷人更没钱上学和考试,所以这些时段精英阶层中进士的比例更高。


研究之后,这位教授以自己任教的光华管理学院为例,得出一个教室200多个学生,只有不到10%来自农村家庭的调查结果……


事实上,无论最近崔庆涛和王心仪的新闻多么振奋人心,“寒门难出贵子”依然是现在的大趋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是课本上的一句古诗而已,穷人的生存环境、学习条件确实糟糕,甚至有向更糟糕发展的苗头。

如果能得到改善,那么是否可以期待更多的“平民贵子”出现?

新闻里说,王心仪和弟弟高中期间一直在领贫困生补助,有位爱心人士也一直在关注姐弟俩,经常说只要他们有困难,随时可以联系他。

但心仪妈妈说:“非常感谢社会对我们这个家庭的关照,只要是自己能负担的,绝不会向别人请求资助。我们省吃俭用,辛苦一点也没什么,一家人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钱还是去帮助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他们家的条件已经够艰苦了,却还有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人”。

话虽如此,该帮的还是得帮,贫穷是国家的耻辱,社会有义务给予所有人战胜贫穷的希望和机会。别的暂不提,作为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教育公平和医疗保障在农村绝不能缺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劝人去感谢贫穷、将其喊成一针麻醉剂、扎向所有人;而是齐心协力,让孩子成长的环境好一点、奋斗的路障少一点。

这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4、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考上北大之后

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寒门学子考上清北的新闻涌现,但报道后续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可能对于其中很多人来说,收到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是人生的巅峰时刻。

“通知书只是一张船票,登上高校这艘船就立即作废”,想要顺利前往目的地还需自己掌舵。

说“考上北大不等于阶层跃升”或许有些片面,但改变命运确非一次考试就能完成的。毕竟通过高考只需要克服小环境,之后更多的还是要直面大环境,就业、房价、教育,这些跟钱挂钩的社会压力都等着你斗争。

比较极端的例子,高房价。昨天又有一则孩子让家里帮着买房的新闻上了热搜,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个妈妈拒绝了,称“你终归是要自己飞翔的”。

按理说,网友一直以来对国内的巨婴心理极为排斥,认为啃老是三观不正,“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妈妈拒绝为孩子买房提供帮助也是很正常、可以理解的。

但这次新闻底下的评论却是这个画风↓↓


不是道德绑架、也不是卖惨哭穷,只是描述一个普通的26岁青年因为没钱所要面临的困境。

新闻主人公好歹还有家里依靠,那些家庭条件本就贫苦、还等着自己来养活的年轻人,可能这辈子都别想在大城市买房了

另一方面,成都几个小区的业主不久前发生过一场争执,为了谁的孩子更有资格就读学区内最优质的一所小学,比收入、比职业、比出身,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操作被称为“中产阶级内部踩踏事件”。

可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绝对富有,只有相对贫穷。在国内高昂的房价和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面前,谁都可能变成穷的那一个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西虹市首富》,沈腾扮演的王多鱼为了花光10个亿好继承遗产,选择只做亏本生意,但不管什么夕阳产业,只要他投,人们就一起投;不管什么脑残梦想,只要他跟,所有人就一起跟。

在首富光环的加持下,“愚蠢”的王多鱼越来越有钱,电影院里的观众们一边笑一边难受,人和人的差距怎么比人和狗的还大?


更让人难受的是:生活都这么苦了,自己却还是得努力奋斗;即便知道奋斗后也可能贫苦如故,却还是不肯放弃自己,向贫穷低头。

这就明显不是贫穷厉害了,而是人的意志厉害

所以,看到网上广泛宣传“感谢贫穷”时大家才那么激动,因为贫穷带来那么多苦难,绝对不值得被感谢;我们要感谢的终究是战胜贫穷、克服苦难的坚韧精神。

就算是写下“感谢贫穷”的女孩,本意也是感谢那个经过一路奋斗、终于看见曙光的自己,不是吗?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感谢贫穷”只是强者谦词,不能成为“我弱我有理”的借口,人家能争口气考上北大,我等凡人还是继续努力、继续攻克贫穷吧。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