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君: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不再“席地而居”

文化 2018-06-13 12:16        

​​文/煮酒君      

       在中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居的习俗由来已久,延续的时间非常长。

  明代罗欣在《物原》中写道:“神农作席荐”,可见其源流之长了。它结束的时间,大约为晋朝末期,不过依旧有残余的习俗保留。直到进入宋代,中国人开始彻底告别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

  “席”在夏朝时,还很粗陋,虽然在“席”的边缘装饰花纹,但是也只限于宫廷使用,称之为“茵席”。

  商朝后期,“茵席”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太公六韬》中说:“桀纣之时,妇女坐以文绮之席,衣以绫纨之衣。”可以知道当时已经出现很讲究的“茵席”了。

  进入周朝,朝廷还专门设置掌管铺陈之事的“司几筵”。这时,“茵席”不仅是人们坐卧用具,还与繁琐的礼仪联系在一起了。

  当时的“席”一般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不过有大小长短之分。长的可以坐数人,短的仅坐两人。方的称之为“独坐”,从字面意思也明白,这是仅供一人使用的席子。一般使用它的人都是长者或者是尊者。与“席”同时使用的,当时还有一种称之“筵”的席子。筵与席其实同义,只不过“筵”比“席”长和大。为了有所区别,便把铺在下面的大席称之为“筵”。具体使用的方法是,先在地上铺上“筵”,然后在“筵”上根据需要再铺设一层或者两层小席,人们就坐在小席之上。

  根据《考工记》中记载:“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二筵。”如果以周朝时的一尺20公分计算,九尺之筵大约为一百八十公分。说明当时的室内高度并不高,席地而坐也是必然。除了“筵”外,放在“筵”上的坐卧的席以及几、案、屏风等等,都是随用随置,根据不同的场合而作不同的陈设,这一点不像现代的家具那样,一般都有固定位置,平时很少移动的。

  “筵”、“席”如此分明,礼仪必然严格。所以,古人在平时接见或者招待宾客时都要设置席,并且有严格的规矩。如果坐席的人数较多,其中年岁较大的或者地位较高须另外单设座位,即使有时与其他人同坐一席,长者或者尊者必须坐在首端,而且同席的人还必须尊卑相当,不得悬殊过大,否则长者或者尊者就会认为对自己的侮辱。

  《史记·田叔传》中记载,汉武帝时,任安与田仁都是大将军卫青的侍从。一次,卫青带领二人到平阳公主家作客,命令二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人认为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一气之下拔刀隔断席子。

  “席”在座位上体现出尊卑,有时候还体现着奖惩。

  据《艺文类聚》记载,东汉有个叫殷亮的人,建武中拜为博士,后来又升为讲学大夫。与一群儒生讲论经史,并规定胜者赐席,殷亮常常胜利,以至于重席到八九层。《后汉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当时一个名叫戴凭的人,被征召为博士。某一次,光武帝刘秀召集公卿讨论问题,群臣都坐在席上,只有戴凭独自站立不坐。光武帝问他原因,戴凭说:“讲经博士地位在群臣之下,而坐居臣上,所以不敢坐席。”光武帝便命令他与各位儒生互相出题辩论,如果有其中经义上不通的,夺其坐席赠与通者。戴凭依靠自己学识,大胜群儒,以至于坐了五十余席。

  因为房间内铺满了“筵”,所以在古代人们走进室内之前就要先脱掉鞋子,以免将污泥尘土带入室内,污秽筵席,于是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礼仪,在室内不应该穿鞋,不仅普通百姓如此,即使君王也不例外。

  《左传》记载,楚庄王听说宋国人杀死聘于齐国的楚国使者申舟,气得“投袂而起,屡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因为在室内不穿鞋,所以楚王气得冲出门外时,来不及穿鞋,从者送屡到前庭才追上。同时,臣下也为了表示尊敬,去见君王时不仅在室内不能穿鞋,连袜子都不能穿,必须要赤足。《左传》中记载,“卫候为灵台于籍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韤而登席,公怒。”褚师声子穿着袜子就登席,卫候大怒,于是褚师声子连忙解释说,我的脚有毛病,与平常人不同,如果见到了,您会恶心呕吐的,因此不敢脱去袜子。这一番话非但未能平息卫候的愤怒,反而让卫候更加生气,大夫们纷纷为褚师辩解,卫候仍然怒不可遏。直到褚子出去后,卫候还手叉腰大声骂:“必断而足!”可见当时,在王侯面前不脱袜子直接坐在席上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西晋以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开始融合。

  曾经的旧传统和旧习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建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斗拱的成熟和大量使用,增高了室内空间,席地而坐的习俗受到了冲击。

  到了唐朝,桌子、椅子、屏风、大床开始出现,从前的脱鞋进室后的坐席习惯开始改变。

  不过,直到宋代,一些士大夫家依旧顽强的抵御着变化。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徐敦立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可见北宋时,士大夫家内妇女还不得坐椅子这类“新式家具”。

  不过,不管上流人士如何反对,旧习俗已经彻底改变,而且是势不可挡,而与席地而坐相联系的礼仪制度也被抛弃,变成历史遗迹的一部分。

本文首发头条号,版权@煮酒君谈史 所有 。商业合作:leehangsung@163.com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