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抖音传播世界杯

教育 2018-05-13 20:10        

​​​

啊,抖音传播世界杯 

《东方体育日报》511“棋从断处生”专栏

还有一个月,俄罗斯世界杯就要开练,四年一轮的心脏又将四海翻腾云水怒。

昨天,我单位一年过半百老同志模仿赵本山玩“抖音”,发了一条哆里哆嗦的“世界微笑日抖音”,诧异得我差点把午餐吃的那碗西红柿鸡蛋面喷出来。

为了显得思想还“跟得上互联网时代”,特意转发了这条神经病动作般的抖音。居然得到正筹备录制《世界杯·新三味聊斋》的刘建宏同学跟帖:“啊呀,过两天我也要被团队毁一次……”,也要抖音?刘建宏上届世界杯那“进了!进了!进了……”不就是中国抖音文化的鼻祖吗。

从这一段小插曲来看,这届俄罗斯世界杯的报道,要被时代新媒体颠覆?

上个月在鸟巢参加一个体育产业圆桌论坛,谈到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谈到中国第一次全部转播世界杯52场比赛(1986年参加世界杯的有24支球队),谈到那年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转播世界杯的往事……。说者无意:“1986年6月5日的《人民日报》采访过咱,那篇《为了让观众看好世界杯》写过咱……”。听者有心,一周后,上海五星体育的同学居然快递来了一份1986年6月5日的《人民日报》,感动得我们这些老同志哟,比“世界在我们脚下”还要心潮澎湃。

如果说八十年代的世界杯读报纸,九十年代的世界杯看电视,新世纪的世界杯“电视+门户网站”,2018年的世界杯就要手机APP下载一堆五洲震荡风雷激?

我这思想还是没那么新潮,受不了手机上看世界杯的“小巧玲珑”,眼空蓄泪泪空垂。还是更享受“葛优躺”一般的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喝着茶,舒舒服服团结那些“失望的意大利、荷兰球迷”,跟着我等阿迷一起欣赏世界杯。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这次就要去刘建宏《世界杯·新三味聊斋》节目坐台,主谈“美食世界杯”。我觉得这个创意就有新意,陈晓卿同学有过一个闪亮观点:“麻辣小龙虾是最好的看世界杯食物”。为什么呢?因为双手沾满麻辣小龙虾的调料,你就没机会手指一族的那儿玩手机,一定瞪大了眼睛看电视。

其实美食世界杯,也会对冠军的产生发挥极大作用。

咱是阿迷,阿根廷烤肉是一道让吃素人都要破戒的美食,餐后再来杯马黛茶,所以阿根廷坚持到最后决赛肚子里是有力量的。当然巴西队这届也不错,常年吃黑豆饭的巴西人永远都能在足球场上展现出神入化的奇迹。在欧洲比赛,法国队也不含糊,法餐里的蜗牛、青口贝、肥鹅肝、洋葱汤,都是能让法国人睾丸酮提升的重要元素……。

不跑题儿剧透《世界杯·新三味聊斋》了。

世界杯的传播舞台,不在乎形式花里胡哨,还是要内容丰富多彩。后面这一个月,把手头所有杂七杂八弄利索了,等着六月天兵,盼着七月流火,管它抖音不抖音。

 

$*of���ā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