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乡宰客 " 三步走:备料 圈羊 宰客

近日,来自游客的吐槽将著名东北冰雪景区 " 雪乡 " 推向风口浪尖。网络上,先有 " 一木行 " 痛陈土炕 " 坐地起价 ",又有导游声称宰客似 " 宰羊 "……
据悉,目前,当地旅游部门正在整治旅游市场。两个月中," 雪乡 " 勒令导游退还非法所得7万余元,移交公安机关至少4人。
到底 " 雪乡 " 真实的旅游环境如何?近日," 新华视点 " 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
有导游称没钱赚
心情不好没法好好服务
哈尔滨著名的中央大街是外地游客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记者 15 日来到这里发现,街道上循环播放着提醒游客警惕低价团等信息,但仍有人在推销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 " 雪乡低价游 "。
" 我们旅行社是正规的。从哈尔滨去雪乡,两天一宿的行程报价每人 368 元。没错,有每人 100 多元的旅游团,可那不就是骗人嘛?" 一名自称姓周的女士边说边将记者拉到位于中央大街侧街的一个门店。
看记者有些犹豫,门店内工作人员接着又报出 " 雪乡 " 两天一宿游每人 240 元的价格,"240 元包括往返旅游大巴车、雪乡大门门票、多人间住宿、三顿正餐、一顿早餐、两天保险等,全程无购物。"
记者询问团费是否包含自费项目,这位工作人员称,自费项目需要单交钱,导游会跟你介绍,但不强迫,交不交钱自愿," 人家去玩,你在外边自由活动就可以。"
" 这样的低价旅游团‘宰客’风险最大。" 在哈尔滨从事导游业近十年的小何告诉记者," 只要你上了旅游团的车,就真的成了‘待宰羔羊’,导游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购买自费旅游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去往 " 雪乡 " 沿途与核心景区周边,有不少分散的景点、旅馆。就是这些隐藏在 " 低价团 " 背后、寄生于 " 雪乡 " 的景点、旅馆,给了旅行社及导游 " 宰客 " 空间。
" 你不买套票,我就没钱赚,我心情不好也没法为你们好好服务,你有啥事也别找我。" 回想起哈尔滨去 " 雪乡 " 大巴车上乘务员推销景点套票时说的话,江西游客付方感觉心寒。最终,她和同伴不情愿地选择了 1000 多元的自费景点项目。
雪乡景区管委会主任孙庆科等人表示,按市场正常价格计算,从哈尔滨到雪乡景区单程大巴车为每位 120 元,雪乡门票含观光车费用为每位 120 元,可住两人的民宿炕价格为每晚 580 元。照此计算,从哈尔滨前往 " 雪乡 " 旅游,一个人乘车、住宿、就餐、门票的最低价格也要 600 元。个人团费低于 600 元的旅行团应谨慎参加,很可能会有自费项目。
业内人士揭秘
" 雪乡游 " 宰客 " 三步走 "
被誉为 " 中国雪乡 " 的黑龙江省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双峰林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一个传统林区。1999 年,因林木资源减少,提出围绕 " 雪大、雪厚 " 发展以 " 中国雪乡 " 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业。
" 雪乡 " 之美很快被一群摄影爱好者发现并传播出去。2008 年后,雪乡游客开始大幅增加。据统计,2016 年雪乡实现旅游产值 2.3 亿多元,直接带动当地餐饮收入 3032 万元、住宿收入 3498 万元、山货等购物收入 5598 万元,带动区域旅游相关产业收入 5 亿元。
红火后的 " 雪乡 " 开始出现 " 宰客 " 事件。2015 年 1 月有网友曝光,当地一个 " 天价炕 " 住一夜价格达 3200 元,引起舆论关注,相关部门开始加大景区旅游环境整治力度。
这些 " 宰客 " 是如何运作的?一位曾经营过 " 雪乡 " 旅游线路的导游透露了业内 " 宰客三步走 " 套路:
第一步 " 备料 "。三四个人合伙开一家 " 小旅行社 ",租赁一个店面、一辆旅行车。
第二步 " 圈羊 "。到外地人集中的车站、宾馆等地发小广告,花言巧语并以超低团费哄骗、吸引不明真相外地游客报名。
第三步 " 宰客 "。把游客用车运到郊外,威逼恫吓让其购买高价自费旅游项目。
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旅游局局长刘忠才等人表示,雪乡核心景区内监管压力虽大,但还在可控范围内。现在他们最头疼的是一些不法旅行社和 " 黑导 ",严重损害了 " 雪乡 " 形象。
" 宰客 " 事件
一再发生为哪般?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及 " 雪乡 " 已经采取了多种举措整治旅游市场,但为何还会一再发生 " 宰客 " 事件?
刘忠才说,一些 " 宰客 " 的导游和旅行团往往不属本地,他们很难监管。此外," 黑旅行社 "" 低价团 " 往往没有正式合同以及行程单,监管部门想查处获取证据都困难。
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一些基层干部称,随着 " 雪乡 " 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当地旅游监管压力增大,也存在人手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据了解,一些从事 " 雪乡 " 旅游的导游大多没有底薪,没有保险,就靠从游客身上获取利益。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浩进等专家认为,冰雪旅游市场季节因素较强,导致商家急功近利心理;一些 " 黑导游 " 零底薪、无保障,催生了唯利是图心理;地区或部门间 " 九龙治水 " 似的监管,容易产生监管漏洞;不少游客缺乏维权意识和积极性,助长了商家 " 宰客 " 的嚣张气焰。这些都导致 " 宰客 " 事件多发。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但旅游产品供给还跟不上消费升级需求。旅游市场诚信体系还不完备,法治意识较薄弱,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均有待完善和提高。
1 月 15 日下午,黑龙江省旅游委、哈尔滨市旅游委和黑龙江省森工部门联合召开经营 " 哈尔滨——亚布力——雪乡 " 专线旅游业务旅行社约谈会议,教育告诫经营冬季冰雪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要守法诚信经营,严格导游管理。多部门将联合开展冬季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新华社)
编辑 武晓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