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荐读 | 厉害啦深圳!15 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创新最高荣誉

热点 2018-01-09 07:57        

​​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出炉,深圳交出靓丽成绩单,共有 15 个项目获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以 7 项获奖数刷新历史纪录;8 项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一项;本土医疗卫生机构首度获奖。

深圳晚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闻坤)昨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结果出炉,深圳交出一份靓丽成绩单。19 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主持或参与完成的 15 个项目获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以 7 项获奖数刷新历史纪录;8 项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一项;本土医疗卫生机构首度获奖。

自 2010 年以来,深圳连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达到 99 项,彰显深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刷新纪录 技术发明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技术发明奖体现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的原始创新能力,深圳 15 个获奖项目中,技术发明奖 7 项,占我市总获奖数 47%,占该奖项总授奖数的 10.6%。其中有 3 个项目为主持完成,这是深圳建市以来在该奖项取得的最好成绩,含金量十足,见证深圳不断提升的原始创新能力。

深圳大学邢锋主持完成的 " 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 " 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据介绍,该项目突破了纳米 -SiO2 和 CO2 碳化法激发再生骨料潜在活性提升再生粗骨料品质技术等多个关键技术,实现了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规模化应用及建筑废弃物 " 零排放 ",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多项工程中应用,取得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主持完成的 "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 "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发明了二元共插层鳞片石墨改性和微膨化技术,开发出可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循环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明了低成本高品质石墨烯导电剂的宏量制备及应用技术,大幅提升我国天然石墨资源的深加工技术和利用水平,提高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主持完成的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 " 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全面开花 领军企业持续领跑

纵观获奖名单,领军企业继续引领行业风骚。华为、中兴、迈瑞、中广核集团、中建钢构等行业龙头企业皆上榜。其中,中兴通讯独揽两个奖项:" 智慧协同网络及应用 "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大规模接入汇聚体系技术及成套装备 "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华为技术公司 " 密集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化资源管控技术 "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华为连续第 11 年荣获国家科技奖。

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深圳获奖项目不仅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材料、生物、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覆盖土木工程、电力、海洋、资源环境、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可谓全面开花。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参与协同创新效果显著。深圳 19 个获奖单位,企业就占 13 个,占比 68%。

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 " 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项目,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世界级技术难题,在压力精确预测及控制、多级井筒安全保障、多因素多节点测试、优质高效作业四个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体系,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海洋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华威环保、贝斯达医疗、微润灌溉等细分行业领域生力军,也出现在获奖名单中,折射出深圳科技创新的勃勃生机。

本土创新 医疗卫生机构首度获奖

此次深圳获奖名单的一大亮点,是深圳人民医院参与攻关的 " 红斑狼疮诊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深圳医疗卫生机构首度获得国家科技奖项,体现深圳医疗卫生机构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取得了新进步。

据介绍,该项目研发出新型红斑狼疮表观遗传诊断方法,率先提出基于表观遗传学发病机理的红斑狼疮防治新理念,牵头制定中国首部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对红斑狼疮诊治意义重大。

深圳其余获奖项目还包括:中建钢构公司参与完成的 " 消能 - 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 ",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 " 构造强磁共振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成像方法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 " 工业智能超声检测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 ",深圳市微润灌溉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 " 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技术与实践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参与完成的 " 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境防御技术体系与标准 ",南方科技大学参与完成的 " 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理论技术与应用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 " 重型压力容器轻量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等。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新一代弹性彩超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 为患者减少损伤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杜婷) 昨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领衔的超声团队完成的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 " 项目,获得 2017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表彰。

医学超声成像是肝脏和乳腺重大疾病早期影像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传统 B 超成像存在肝硬化检测敏感性差和乳腺癌检测特异性差的瓶颈问题。

由郑海荣领衔的先进院医学成像科研团队,不仅实现了对声辐射力诱导剪切波的精准控制,而且突破了 " 声辐射力 - 成像 " 双模探头等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专用核心部件,研制了基于外源式和内源式剪切波的超声弹性成像系统。

自 2008 年起,项目团队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一体医疗公司通过联合攻关,将相关技术分别发展成为新型弹性彩超和超声肝硬化检测仪系列产品,进入国内外数千家医院服务于广大疾病患者。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腹部学组副组长、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徐金锋使用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仪器已有 2 年多。他以该仪器早期检测出的一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例介绍道,该患者的早期乳腺肿瘤恶性特征并不典型,如采用常规 B 超检查极易误诊,而通过弹性成像检测,考虑是恶性肿瘤,因此第一时间为患者做了穿刺活检,活检结果和手术结果均证实是恶性的。

" 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我们诊断一些肝脏、乳腺肿瘤的准确性,既减少了患者良性病变不必要的损伤,避免过度穿刺;也减少了恶性肿瘤漏诊的可能性,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徐金锋表示。

▲深圳先进院研究员郑海荣代表团队领奖。 深圳先进院供图▲深圳先进院研究员郑海荣代表团队领奖。 深圳先进院供图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仪器在医院临床应用。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仪器在医院临床应用。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摄

深圳获奖项目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消能 - 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 " 参与单位:中建钢构公司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构造强磁共振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成像方法 " 参与单位: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工业智能超声检测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 " 参与单位: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技术与实践 " 参与单位:深圳市微润灌溉技术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境防御技术体系与标准 " 参与单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理论技术与应用 " 参与单位:南方科技大学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重型压力容器轻量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参与单位: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 " 参与单位:深圳大学、深圳市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 " 参与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 " 参与单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智慧协同网络及应用 " 参与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密集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化资源管控技术 " 参与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参与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华油阳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远东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红斑狼疮诊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参与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大规模接入汇聚体系技术及成套装备 " 参与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刘国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