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饶恕:变态人群是禽兽人渣,为何能混入幼教队伍?

科技 2017-11-24 14:41        

​​文|柳华芳


北京,微霾的空气,掩饰不住无奈,也掩盖不住骄傲,这里有奋斗的梦想,也有无处安放的生活,有阶层迥异的人群,也有五花八门的想法。


一件事情却让所有人怒不可遏,在北京国际经贸交流中心-朝阳区,竟然发生着让人发指的虐童案。红黄蓝公司的北京新天地幼儿园居然长期存在喂药、打针、体罚、甚至可能性侵的问题,当一幕幕呈现出来,媒体曝光、家长声讨等等终于让事情浮出水面。


有违师道,有违人伦,有违教育产业的职业操守,那些虐童的禽兽人渣也许是个别人,也可能是有团伙,这需要警方深入调查,但是,这个事情绝不能仅仅当作一个案件处理就完事,更加需要全社会层面的反思。


童年经历:影响人的心理结构,影响人的一生轨迹


人的思维和行为并不是凭空而来,都是累积和迭代的结果,从精神分析维度,儿童时期的经历会形成一个人的基础心理结构,这种结构往往会贯穿人的一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成长中超越和自我觉醒。


父母关系不合、经常家暴、酒鬼等童年印记,会让孩子一生都产生场景恐惧和躲避,更别说遭受扎针、体罚等行为了。而童年遭遇性侵是孩子一生的灾难,甚至是一个家庭的灾难,孩子心理的深层恐惧不是很容易消失,父母将无时不刻不担心孩子的身心,一家人会活在内心恐惧之中。


韩国有部反映关于性侵儿童题材的电影,叫《素媛》,讲述了一个平凡家庭的悲惨故事,小女孩上学路上被陌生人性侵,造成了难以修复的身心创伤,家长陷入了无比的自我悔恨之中,在漫漫人生中,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来治疗孩子的心理伤口。


有人说红黄蓝的这家幼儿园存在性侵儿童现象,我不希望这是真的,因为对于孩子、家长和家庭来说,实在是极大的痛苦。性情儿童是重罪,喂药打针之类的事儿已经够产生孩子心理阴影了,希望警方和有关部门能够深入调查,不要敷衍了事。


变态人群为何能混进幼教队伍


严重、多次的虐童事件绝不是偶然现象,也不会是个案,很可能还有很多没有浮出水面的,那么,问题的根源在于幼教队伍的质量,那些变态人群为何能混进幼教队伍呢?


此时,不要去扯5500元月费之类的维度,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到底把孩子们托付给了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虐童事件总是密集于私立幼儿园?


我们国家有无数的资格认证体系,号称是办证大国,那么,幼教是否有一个严格的资格认定体系,是否有幼儿教师的能力和师德苹果体系?


幼儿教师队伍现在的生产现状到底是怎样的?

。。。。。

一大堆问题需要梳理出来,一一作答或解决,像红黄蓝这样的连锁幼教机构,外面招摇着多少牛逼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什么连幼师队伍管理都出现如此不可饶恕的漏洞呢?


幼教领域的企业化、产业化,如何评定教育多一些,还是生意多一些,真正的育人水准到底如何呢?


我大学宿舍的同学-孙书川老师,现在是福建霞浦的一名普通中学数学老师,他跟我反馈说:“现在的教务系统留不住人才,过去能留住中等人才,现在连中等人才也留不住了!优秀师范生闯荡大都市去了,中国小城市的师资队伍越来越差,加上地方经济不行,找不到人,教师缺编问题是过去没有过的”。


当然,发生虐童案的不是小地方,而是天子脚下的北京城,但是,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需要去关注一下,这也许是低素质人称为幼师的一个市场经济和竞争原因。


四大维度或许是突破方向


我是一个大学退学生,虽然也是就读于师范院校,却没有真正教过几天书,却意外见识了外面的大世界,我的想法也许能够更全面理性一些。


柳华芳认为,我们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从四大维度进行幼教生态的改良:


1、建立幼师评级体系,严格准入资格管理


幼儿园阶段非常特殊,不是应试教育范围,很难进行完全量化的考察,但是,可以建立人性化的幼师评级体系,将家长、学校、学生的意见都包含进来。


在幼师资格准入方面,建立规范的流程和体系,不能放任市场的随意组合,实现幼师身份ID的全程数字化跟踪,纳入到公民信用体系中,进行全国的联网。


在幼师评级体系的建设同时,建立和完善国家层面的幼教学习、交流,推进幼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升级,也为人才提供一定的上升通道。


2、严格的数据化管理,用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建立全国幼儿教师统一网络,建立信用档案,全部进行身份、人脸、指纹等认证,不能让幼师队伍出现一堆临时工,而真正幼师专业的毕业生却找不到身份存在感。


幼教产业的企业全部进入全国数据化管理,幼师的雇佣、流动、变故等全部联网,让幼教这个特殊领域的运行保持在数据透明状态,进而形成数据化的可追溯能力。同时,幼师犯严重错误,所属机构应该连带承担必要的管理失察责任。


光有视频监控没用,视频监控是用来事后处理的,一个是当下红黄蓝这类公司未必执行严格视频监控,二是视频录下来是否有人看,三是视频一直有、为何没有进行及时干预。


我建议,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类似交通部门的先进图像识别技术,视频监控的同时,能够机器自动识别出离谱动作,进而采取更及时的干预。全国的幼儿园数量比起交通路口数量,可以说数字是很少的,这类图像智能识别,国内是有技术实力做到的。


3、建立幼师心理档案,引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幼师资格准入,不应该只是考试,更需要引入心理学和教育学家,只有建立幼师心理健康的侦测体系,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幼师队伍出现人渣的问题。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联合工作,建立幼师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并进行数据联网,不放进有潜在心理疾病的人群、人格扭曲的人群。


4、创新幼教生态,激发人才吸引力


幼师收入不高,是事实,很多时候,幼儿教师只是充当了陪孩子玩的角色,这个人群中的大多数收入状况堪忧,工作岗位还往往被认为非常没有技术含量。


在我来看,建立幼师评级体系、建立全国数据化档案,建立幼儿园经营状态评估体系,这样可以帮助进行创新,比如:创新幼教生态,不完全交给市场化公司,进行公私合营,引入社会捐助体系,提升幼师的待遇,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从事幼教工作。


现在养个孩子不容易,花钱越来越多,也许我们需要花更多心思在孩子们的启蒙老师这里,我们需要最优秀的幼儿老师来培育自己的下一代。

柳华芳思想沙龙,探讨未来社会的构建和成长,寻找浮躁社会背后的本真力量,改变从我做起。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