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恨没有减轻,修行再努力都是徒劳

文化 2017-11-16 14:57        
​​特别提示:本文原发不详,本博转载自清净心的博客,原文链接地址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cf2130102xad5.html




文:太桥旦曾堪布

  在佛法中,嗔恨是大乘修行人最主要的敌人之一。轮回里的一切痛苦都从烦恼而起,凡夫的各种烦恼可以概括为“贪嗔痴”三毒,嗔恨就是三毒之一,给我们带来危害特别巨大。​

  我们不妨仔细地思维一下: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嗔恨仇敌,我们也曾无数次成功地报复了怨家、战胜了敌人。但现在所有仇敌都消失了吗?不仅没有消失,甚至一个也没有减少。为什么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努力奋斗的事,至今依然没能解决?一定是我们的观念颠倒了。要消灭的不是外在的敌人,而是内心的嗔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永恒地转化一切仇敌。​

  经典中说:“一点嗔心火,烧尽功德林。”嗔恨能毁灭我们过去世一切善行的功德。如《入行论》所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入中论》说:“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两部论典之所以数量不一,是因为嗔恨的对象不同——如果嗔恨的对象是一位菩萨,则会毁灭一千大劫的功德;如果嗔恨的对象是一位普通佛子,则会毁灭一百大劫的功德。​

  从戒律的角度说,如果我们对他人心怀嗔恨,就等于舍弃了众生。这不仅会破坏大乘菩提心戒,也会毁坏金刚乘三昧耶戒。菩提心戒和三昧耶戒是一切功德的载体,在这个载体之上,功德才能不断提升、趋于完善。这个载体就好像是现实生活中的银行卡,没有银行卡,钱财就无法存储。要想成为一个富裕的人,不仅要努力挣钱,更要保护好银行卡。银行卡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磁卡,但可以存储数额巨大的钱财。如果银行卡被盗取,一切积蓄都会丢失。同样,戒律是功德的载体,如果戒律被毁坏,一切功德都将付之东流。​

  由此可见,对一个众生怀有嗔恨,我们的损失有多么惨重。​

  大乘佛法的核心是慈悲,生起慈悲心的主要障碍就是嗔恨,嗔恨与慈悲如同水火一样不能相容。如果真心想成为一位菩萨,必须要断除嗔恨。如果修行人一边修持菩提心,一边又对仇人恨之入骨,菩提心必然会被损毁。举例来说:我们修行非常刻苦,晚上打坐到深夜,凌晨又爬起来做早课,并且长年吃素,每天持咒好几万,可我们却对一个众生一直怀恨在心。这就像一锅美味的热汤里掉进了几颗老鼠屎,整锅汤都被糟蹋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  修行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断除嗔恨,慢慢做到无私无我地利益众生。诸佛菩萨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嗔恨,而且充满了慈悲,常常为了解救一个众生,在漫长的大劫中生生世世不离他左右,内心没有片刻的舍弃之心,愿意替他承受无数的痛苦,甚至心甘情愿地为他进入地狱,这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推荐阅读:

菩萨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为什么?
嗔恨心的过患罄竹难书,控制它的方法有两种

嗔恨心的严重过患及忏悔方法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

如何化解心中的嗔恨

如何巧妙化嗔恨心为大福报

检验你是否真正开始修行的一个试金石

你可以不痛苦,你可以不生气

爱生气的人,损福报、长相丑、无人缘

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用喊的??

生气的时候要立即想起这句话

一个嗔恨的念头竟换来躲不掉的果报

一念嗔心至少造出92种业障

恩欲报,怨欲忘,实在太重要!

惊!出恶语造口业遭悲惨报应的几个公案

你应该顶礼你的老婆仁波切

盛怒之下勿与人语 ---“七步法”

嗔心大的佛友必读:忍辱有六种境界

学佛者,经常要随顺的有三种

菩萨不见众生过…

修忍辱并非仅是忍受别人的侮辱

如何克制愤怒与仇恨(大宝法王开示)

冲子女发脾气,会坏了孩子的性灵

痛苦源于内心的恶

家庭矛盾使我没法不嗔恨不愤怒,怎么办?

当可怕的违缘降到你头上时

把伤害留给自己

如何面对各种顺缘和逆缘

切记!久无人住的房子必有鬼住!

如何面对附体、托梦、着魔等现象

网络上说话讽骂人,果报非常惨重

张嘴就爱反驳人挑人过,都是薄福薄命人

夫妻吵架往往是有鬼在背后唆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