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社区打通养老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金融 2017-11-16 09:52        

​​今年8月28日,北京国安社区联合玉泉路门店及永东北社区居委会推出“养老餐免费试吃活动”。

试吃期间,一位老人忍不住哭了起来,“平时我自己一个人在家,以前自己做饭,但是年纪大了真有些力不从心。这次试吃感觉饭菜口味很好,营养也全面,适合老年人食用,比我自己做的好,近几年就没吃过这么合口味的饭菜。”

据北京市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29.2万人,老龄化比例高达24%,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认定标准(10%)。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给北京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带来诸多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数百万老年人的吃饭难题,上面这位老人的情况就是一个缩影。

老年餐桌缺口大

几年前,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大卫·R·托马斯博士公布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38%的社区老人有营养不良症状。在我国,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病率也很高,有数据表明,住院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比例在30%—44%之间。

由于子女白天上班,即便跟家人住在一起的老人,午饭也需要自己解决。据了解,很多老人自己做饭很吃力,一日三餐只停留在吃饱阶段,离吃得好、有营养、符合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老年人营养不良呈上升趋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摄入的食物,无法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

然而,去年发布的《北京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显示,老年人有迫切需求的老年餐桌运行并不理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所作的《2015老龄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指出,养老(助残)餐桌数量缺口超过2500个。如果考虑到部分居委会/村委会养老(助残)餐桌不止1个,缺口会更多。

北京市政府也曾采取过相关措施,但都收效甚微。

2009年,北京市启动“养老助残餐桌”(即“老年餐桌”)建设,并于2010年五一前夕覆盖全市2600多个社区。后来由于利润不高、场地困难、老年人就餐减少等原因,许多企业已退出老年餐桌。

2015年北京市级安排资金4495万元,给予每个试点区一次性项目补助,连续支持3年。但是,很多依靠政府补贴和扶持开办的老年餐桌,因为不能对老年人的需求和优质商品形成有效对接,社会资本和力量调动不充分,导致资源的无效浪费和有效供给的严重不足。

北京市民政局介绍,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目前全市老年餐桌仅存2000多家。

业界认为,有调研数据显示,在众多养老模式中,90%的老人青睐居家社区养老。在如今“4+2+1”的人口结构背景下,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已经严重缺位,要想实现“养老不离家”,解决“舌尖上的养老”成为当务之急。

养老餐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养老餐服务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模式较为分散。”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杰华表示,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引导与鼓励相关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打破分散的局面。同时,针对老年人的餐饮服务要更精准。

自2016年10月18日起,北京市投入资金4495万元,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顺义等8个区同步试点养老助餐服务体系,鼓励大型社会餐饮企业建立“远郊中央厨房+冷链输送+社区配送站”的社区老年配餐体系。

国安社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认真落实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自今年5月起,推出“中央厨房+网点配送”的养老餐服务,每天中午把可口的饭菜送到社区服务网点,成了老年人门口的“大食堂”。

在国安社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央厨房内,食材物料仓库、加工间、热炒厨房、菜品留样室等设施功能完备,在这里烹制好的饭菜,会被送往附近几个社区服务网点,老年人可选择到网点取餐,或者由工作人员免费送上门。

据了解,一份餐食包括了四菜(2荤2素)一汤,米饭和馒头,以及酸奶共8样。每天的所有菜品和主食国安社区都会留取小样,冷柜保存48小时。

家住北京新天地小区的居民韩淑英对国安社区养老餐很满意,“主食够吃,菜品丰富,而且符合了老年人的口味和生活习惯,比如说少盐、少油、少糖。”

“每周四,中央厨房的工作人员会公布下一周的菜单,供老年人提前预定,”国安社区“老年之家”养老餐负责人王芷介绍,提前预定,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损耗,把更多的利润让利给老人。此外,从养老餐做好到配送到户,整个过程不超过1个小时,保证老人吃到的是健康安全还有温度的餐食。

目前,像这样的助餐养老服务体系试点,已经陆续在北京多个城区开展,北京市财政还投入资金,带动和促进社会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

养老餐全产业链模式受好评

据国安社区老年之家负责人介绍,养老餐是国安社区老年之家服务板块主推产品之一。

国安社区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以及427家线下门店、国安侠的贴身上门服务,形成大量消费数据沉淀。在精确描绘社区居民画像的基础上,设计出最贴合老年人饮食口味及习惯要求的养老餐。

同时,国安社区通过中央厨房的标准化、统一化操作,包括食材的采购、选菜、切菜、调料在内的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的全生产链模式。

自今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国安社区养老餐凭借营养均衡、品类丰富、售后服务健全备受用户好评。

有来自老人自己的,“养老餐营养可口、每次送餐都文明有礼、服务周到。儿女不在身边,生活中的困难,第一时间联系国安社区,都能得到帮助。”

也有来自老人子女的,“现在有了国安社区养老餐,独居的父亲也能吃上营养均衡的热乎饭餐了,真心让我们作儿女的放心了。”

养老餐之所以能打动这么多人,根本在于国安社区的产品设计理念“简单”——“简”即是“减”,为用户省时、省钱;“单”既是“专”,用心、专一,为用户打造安全、营养的餐食。

为用户省时、省钱,具体体现为养老餐价格亲民还有就餐方式灵活。

通常情况下,一份2荤2素的饭菜市场价为28元,加一个面点1.5元,再加一碗汤或粥再加4元,饭后再加一个水果或者酸奶又需要2.5元。此外,还涉及到6元的配送费。这样一套的市场售价大概在42元左右。

国安社区通过大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把价格做到非常亲民的20元,这个价格里饱含着国安社区满满的诚意,他们竭尽所能,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到实惠放心。

此外,养老餐就餐方式灵活,用户可以选择集中到门店就餐,或是到店自取,对于行动不便的用户,可以由国安侠提供送餐上门的免费服务。

截止目前,在北京地区的国安社区养老餐日均服务量为5000单,养老餐已累计服务超5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国安社区日均养老餐配送量在行业中已经达到前列。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健康便捷的餐食,自10月28日起,国安社区已经在北京之外的7个城市同步上线养老餐。并结合当地饮食特色,做到餐品本地化,比如沈阳有锅包肉、广州有例汤等。力争将养老餐打造成具有地区特色的优质老年产品。

国安社区通过北京市300余家线下门店实现五环以内全覆盖,为社区老人就近提供营养配餐服务,又结合中央厨房供餐运营,助力老年营养餐研发、行业餐饮标准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健康与亚健康老年人群体质的改善,为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专家表示,老年餐桌关乎居家养老的质量,关乎健康老龄化能否实现,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需要社会多方支持。国安社区打造的“中央厨房+网点配送”养老餐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1+1>2”的合力,打通了养老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