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判别是否见到空性的五条准则!

文化 2017-11-10 14:53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阿明藏博客,原文链接地址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9c6180102e26p.html



龙树菩萨:真实“实相”辨别的五条准则

竹清嘉措仁波切


龙树菩萨:真实“实相”辨别的五条准则/竹清嘉措仁波切龙树菩萨:真实“实相”辨别的五条准则/竹清嘉措仁波切


以禅修所升起的智慧直接体验,是了悟实相的唯一方法,其他人是不可能将“实相”展露、显示给我们看的。

——竹清嘉措仁波切

 

发布说明:据末学的一些了解,内地少数已经接触到了大手印和大圆满正行的佛子们,由于基础教法尤其中观唯识见地知识的缺失,其以禅修护持的见地多数都是似是而非的,正如丹贝旺旭仁波切所认可的:“目前内地众多的大圆满行者,在所谓的禅修时,其实很多仅是在发愣而已!”而今见到竹清嘉措仁波切所讲授的关于实相的辨别方法,不避周折录入分享,那些学习过正行的博友不妨以此检验一下,未学者也可以做个参考!

 

阿明 2013.2.23

 

正文:

 

为了有能力给予众生最大的利益,我们必须证得全知的境界,也就是“佛果”,而为了证得佛果,我们必须圆满“法无我”的了悟。

 

对于我们所要了悟的境界,有几个同义词:空性、胜义、法界、法性以及实相,此处使用的是最后一个名词“实相”,以下偈颂说明了“实相”的特质:

 

无法由比喻而得知的、寂静的,

不是戏论所能造作的,

无概念的、无分别的,

这些即是实相的特质。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

是则名实相。

 

这是“实相”的五种定义,之所以称为“实相”是为了强调:它就是那真实的本性,它就是那胜义的真理,除此无他。

 

首先,实相无法由比喻而得知。实相超越了所有的概念造作,因此没有譬喻、象征、言语所能够形容出他是什么样子。事实上,唯一能引导弟子们去了悟他的办法,是说明“它不是什么”。所以,佛陀教导说,真实本性既不生,也不灭;既非一,也非多;既不来,也不去;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这些解说并不能直接形容出实相,不过可以帮助我们消融“它是什么”的概念造作,进而让我们直接体验到实相。以禅修所升起的智慧直接体验,是了悟实相的唯一方法,其他人是不可能将“实相”展露、显示给我们看的。

 

因此,如果某件事物是概念、言语、譬喻所能形容或确认的,不需要禅修所升起的智慧就能了解的话,那么它就不是实相。

 

第二,实相的本性是寂静的。实相是本来远离四边见的寂静,这四边见是“存在”、“不存在”、“既存在也不存在”、“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所以,如果有任何事务可以落入这四边见的任何一者,它就不是实相。

 

第三,实相不是戏论所能造作的。如果言语可以造作出“它是这个”、“它是那个”来将它形容出来,那它肯定不是实相。如果在实相之中,连一丁点儿的概念心的波动都波澜不兴,更不必说它是超越言语的造作了。

 

第四,实相是无概念的。他不是概念心的对境,而是无概念俱生智的对镜,对于这一点,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也说道:“胜义谛并非智力所能体验”。

 

的确如此,因为胜义谛本身不是任何概念戏论,诸如存在、不存在等等,所能够形容出来的。既然没有这样的标签适用于它,而既然念头想法只能用名称、标签来指涉事物,那么胜义谛就不是智力所能了知的,不是概念新所能揣测的。因此,凡是由智力所构想出来的事物,无论是什么,它都不是实相。

 

最后,第五,实相是无分别的。在实相中没有不同的事物,因为它是所有相对事物的平等性。好与坏、朋友与敌人,贫穷与富有、男与女、干净和肮脏、痛苦和快乐……实相是这一切分别的平等性,因为他超越了这一切。因此,凡是落入这些分别中任何一类的事物,都不是实相。

 

龙树菩萨:真实“实相”辨别的五条准则/竹清嘉措仁波切龙树菩萨:真实“实相”辨别的五条准则/竹清嘉措仁波切

 

总之,轮回与涅槃中的一切事物,都无人我,也无法我,悉皆空无实存,也因此,实相本性是无法言喻的,他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事物,它超越了生、住、灭的概念造作。这与大手印和大圆满传统的观点一致,在大手印和大圆满传统中,有许多的教法说明为什么“实相是无法言诠、不可思议的”。能够证实这些教法真实无误的逻辑论理,不外乎都在龙树菩萨的这本巨著(转引:即指《中观根本慧论》)之中。

 

——摘录自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所著《智慧之日——读懂龙树《中观根本慧论》的27堂课》




推荐阅读:

感觉自己进入了明空不二的境界,是否为开悟?

开悟以后境界会保持住吗?

开悟的样子,一生一戏_

大老板做大供养建寺庙,哭着哭着竟开悟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开悟

初地菩萨有什么能耐?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境界与神通差异

切记:“短暂体悟”不是“真正开悟”!

修行境界的划分,警惕未证言证!

悟的十个标准(南怀瑾)

证悟空性时究竟是什么感觉?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修行不成功?不能证悟

证悟空性后,太不可思议了!

证悟空性后还会对异性产生爱情吗?

因果、无常、空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绝对精彩!索达吉堪布在北大演讲空性观(兼答问)

证悟了空性就能穿越岩石、飞入天空?

证悟空性大圆满的历程,如何避免生往天界或着魔

什么是空性?——宗萨仁波切

文殊菩萨告诉宗喀巴:要去净罪积资才能证悟空性

三种修空性的方法——《修心七要》略释(一)

三种修空性的方法——《修心七要》略释(二

初地菩萨以上的圣者还会有烦恼,但和我们不一样

初地菩萨从极乐世界投胎到台湾农村?

次第与证悟:密宗用更可爱的东西取代自我

未证空性急着修本尊,很容易变成鬼神恶魔

暖、顶、忍、世第一法,都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尽早实修五加行?

入禅定的条件及其觉受详情揭秘

为什么要尽早实修五加行?

怎样忏悔罪业最快?

为什么佛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字?

入禅定的条件及其觉受详情揭秘

佛弟子要切记《六种危险》!

密宗弟子应在何时修禅定?与外道禅定有何区别?

如何判断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法

希阿荣博堪布谈大圆满的道次第和验相

这七种情况属于盲修瞎炼,永远永远不可能成就

新皈依的弟子每天应该如何做功课

信佛有六种层次,您在第几层?

怎样对治盲修瞎炼的风气?加行和修行不能急

皈依的意义与修法(根让仁波切开示)

发菩提心的意义与修法(根让仁波切开示)

大圆满及其前行的重要性(根让仁波切开示)

喇荣好像很难求到窍诀,我想去亚青求一个窍诀回来修可以吗?

生起次第的初步修法:如何清晰观想出本尊

如何使修习五加行的功德在同等条件下翻倍?

嘎玛仁波切在天津开示大圆满前行撷英心得

大圆满前行中的“共同前行

密宗九乘次第所有法门,以上师瑜伽为最

上师直接加持使弟子完美消业脱胎换骨的经典案

 

罕见!上师抓起石头追击弟子

密宗行者要开悟有何诀窍

度母显灵引导阿底峡尊者开悟的故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