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溪街道医养融合服务中心再添新功能

科技 2017-10-19 10:48        

​​

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医养融合服务中心,原来供老人们休闲散步的绿地和花坛如今又有了新功能——绿树成荫的景致中,大片的小绿地里不再是低矮的绿草,而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种上了薄荷、蒲公英、麦冬、鸢尾、开喉剑等10余种中药材。一旁喝茶聊天的老人随手便能摘几朵野菊花丢在茶杯里泡茶喝,享受“信手拈来”的新鲜。

“医养融合服务中心的服务理念,就是打通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医疗康复、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文体娱乐等一条龙服务通道,让辖区老人在中心享受到休养、住养、颐养三类关怀服务。中药种植园则是依据大多数老年人对中药材的关注和对躬耕的喜好做了一次尝试。” 10月9日,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熊伟告诉记者,中药种植园里的各种中药材种子由专业的中药材公司提供,由老年居民们自己栽种、维护和打理,并可以根据季节变换更新药材品种。“中心还向周边居民们推广了这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并向大家传播了中医药传统文化。”

将2000平方米绿地改造成中药种植园,是今年8月桂溪街道医养融合服务中心推出的新创意。2015年,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在大源体育公园成立了占地1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医养融合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住养服务、日间照料、康复医疗、文体活动等服务。医养融合服务中心设有医疗康复区、养老服务区、娱乐服务区,配备中医馆、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康复治疗室、脑残儿康复室、心理疏导室、健康教育室、画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日间照料室,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包括康复训练在内的基本医疗和生活服务。

“今天吃的笋子烧牛肉、干煸豇豆,大家都很喜欢!”在午休房间,记者见到了家住大源小区5号院的李大爷,今年68岁的他每天9点准时来医养中心报到,下午5点回家。每天,医养融合服务中心要接待约50位因子女在外上班、日间无人照顾的老年人,为解决午饭问题,中心聘请了厨师专门为老人做饭。李大爷乐呵呵地说:“我喜欢下棋,在这里有棋友了,每天必来。”

桂溪街道办事处与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次尝试的医养康融合服务模式,不仅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还很快在更大范围内有了影响力。2015年,桂溪特色的医养融合服务新模式在第十届全国社区卫生年会上作经验交流;2016年,国家卫计委基层司两次到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调研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和桂溪街道“医养康”融合服务中心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同年,桂溪街道“医养康”融合服务中心被中残联理事会确定为“全国社区日间照料老年人残疾人康复器具配置项目示范点”。

来源:新闻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