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年入13万,想买30万的宝马,你怎么看?

金融 2017-10-17 10:06        

​​​

最近,一个天涯热帖,五线城市小两口年收入13w想再贷款买宝马,又掀起了千层浪!

1   小两口13W年薪想买宝马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这个帖子里主人公位于五线城市。

现在我们知道城市的分级一般是根据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工业等多个方面,一线城市这个不用说啦,北上广深的地位不可动摇。而五线城市多数都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够便利,成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辖区内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各自正在探求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2人在五线城市,有房有车,均无贷款,双方父母暂时还不用养老,年入13w可说是纯收入了。想来活得也是很潇洒,为啥还要被喷呢?


2  爸妈养老价目表:比养娃还贵

请注意这段话的重点:暂不用养老的双方父母,不到一岁的孩子!

孩子到底多花钱,之前那篇如果国家砸钱奖励生二胎,你生吗?就有提及,想想奶粉、玩具、服装、早教,哪个不是大头,毕竟花钱的路还长着呢!

还有那篇月薪3万,还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想想5线跟12线城市教育资源和接触面是毋庸置疑的巨大差距,看着一线城市的父母总是计划着带孩子夏令营出国游看话剧学特长练英语,你就忍心看自家孩子就眼睁睁的输在起跑线吗… 所以现在不拼,更待何时?

而前几天再看天凤凰周刊做了一篇关于城市中产为父母养老的报道。

 *图片来自凤凰WEEKLY

尤先生是深圳一位企业中层,一年收入税后40w+,父亲却突然重病不起,一个多月花费了50万,病情恶化接下来还会花费更多。护工需要280元一天,一个月近1万开支,沉重的负担,让他叫外卖都要掂量下价格。

 *图片来自凤凰WEEKLY

想想80后绝大多数都是4-2-1的家庭模式,帖中这对小两口就是典型上有老下有小,假设双方父母在25岁时生下他们,那现在也是60岁左右了,再假设步入晚年的父母发生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 你也许期望给老人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但现在市场上养老院大多价格高昂,并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看到这样的价格,心里是不是发慌?


3  五线城市 比你想的更..

如果说北上广靠高房价获取红利、靠户口高门槛集聚精英,靠高物价挤掉流动人口,强者云集又暗藏经济危机、情感危机、人际危机,是冷漠江湖;那五线城市真的就是大家的乐土了吗,非也非也!

今年艾瑞咨询出的一个关于中国三四五线城市车主的调查报告,彻底将你我等每一个自信的毛孔所散发出的那股蜜汁优越感,打击成了深刻的自卑,以及对三四五线城市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调查显示,中国三四五线城市车主比例已经达到43%,他们更爱开大众、买LV。



40%的他们爱去ZARA和Levi's买衣服,没事爱去星巴克喝咖啡,去必胜客解决晚饭;38%的他们买iPhone7,去LV买包包,去王品牛排吃午饭,晚上去俏江南打牙祭;当然只有22%的他们觉得美特斯邦威的牛仔裤也很实惠,用黄焖鸡饭来饱腹。

这样看来,三四五线城市车主们更爱购物,爱吃爱喝爱美食。但其实,真正浅陋的还是身处一线城市吃10块钱一碗的兰州拉面啥子都不敢加的口袋君我。 


4  为了面子而消费

再看帖中那句“说实话穷人买入门级就是为了装b...”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周围人的朋友圈里,都充斥着各种迎合消费心理的毒鸡汤: ”其实越会花钱的人,才越会赚钱“”人要会花钱才会挣钱”“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多优秀”“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不少人看得怦然心动,血脉偾张,原来我活了这么多年都白活了,接下来我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当然自己好一点的方式是这样的:拿着5000的薪水买了1W的包包,出了iPhone8,第一时间买买买...朋友圈永远是华丽丽的照片,不知内情的人一看,羡慕得直流口水。在这个互联网营销时代,无数的人叫你怎样去买买买,却没有人教你卡刷爆了该怎么还。

毕竟,我们所有的消费都是为了满足自我感受,其次才是给别人看的。


|互 动 话 题 |

这对小夫妻

宝马你说是买还是不买呢

 欢迎各位来评论区各抒己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