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持续占据全省外贸进出口“半壁江山”

科技 2017-10-17 10:06        

​​9月16日,成都海关发布数据:1-8月,四川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903.8亿元,同比增长56.7%,高于同期全国17.1%的整体进出口增幅,位列西部第一。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综保区”)继续占据全省外贸进出口“半壁江山”,1-8月,成都高新综保区(不含双流园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92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1%。其中,出口724亿元,同比增长70%。

重大项目“百花齐放” 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力

据统计,1-8月,成都高新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492亿元(不含双流园区),同比增长66%,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1%。其中,出口724亿元,同比增长70%,占全省外贸出口的46%;进口768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省外贸进口的58%。

“园区内集成电路企业发展迅猛,进出口规模大幅提升。”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英特尔“骏马”项目、德州仪器新封测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加快实施,前期加快推进的新产品、新产能相继投产或达产,形成了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英特尔、德州仪器、宇芯等集成电路企业进出口规模实现高速增长。今年以来,英特尔进出口规模保持高位增长,区内进出口新领军企业的态势持续巩固。从曾经的“一枝独秀”,到现在的“百花齐放”,成都高新综保区内电子信息企业保持快速发展。

推进“单一窗口”改革 促进园区贸易便利化

2016年,富士康集团将位于香港的维修中心理货仓库迁至成都高新综保区。这是富士康集团在西部的首例港仓内移案例,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提升运行效率,也进一步推动了成都高新综保区物流服务体系的发展。维修中心港仓内移后,待维修产品从客户到鸿富锦维修工厂的时间从8天缩短至4-5天,成本节约15%。在英特尔“骏马”项目,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协调检验检疫部门为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协助企业完成生产线的转移和旧机电设备入区,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投产,为英特尔核心产品的产能提升提供了保障。

此外,成都高新综保区还通过加强“单一窗口”国际标准的学习,推动“单一窗口”检验检疫数据标准化;推动关检合作“三个一”(即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向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转变,与有关部门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检验检疫创新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实现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发展,有利于构建“放、管、治”质量提升格局,真正做到“管得住、放得快”,持续提升园区贸易便利化水平。

发挥质量示范区作用  助力产品高效出口

今年前8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外贸出口额增幅达七成,成都高新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平台作用功不可没。“2016年,全区出口总额90%由电子信息产业提供。狠抓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对全区外贸进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5年12月,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国第二个、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由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牵头建设。通过“政企协同”方式,指导、督促示范区企业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规则要求的内部管理机制,以示范区企业为载体,构建全面领先国际国内水平的企业质量管理运行体系和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今年,示范区组织开展了3次调研和1次督促联合检查,广泛收集并解决区内企业关于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和诉求20多条(次)。示范区企业中光防雷已被授予“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称号,另有7家企业正在申报“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安排部署,把成都高新出口电子信息产品示范区建设成为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的样板区、对外贸易便利化的先行区、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培育区。”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