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之父万建华:支付宝的模式未来可能了不得

金融 2017-05-04 09:09        

1.jpg

万建华先生看上去颇显年轻,且神采奕奕。他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资金管理司处长,招商银行总行常务副行长,同时兼任招商证券董事长、长城证券董事长,筹建银联后担任中国银联首任董事长、总裁,后又调任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在担任中国银联总裁和董事长期间,他曾经带领银联在两年内实现银行卡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联网通用。银联如今已实现中国银行卡在全球刷卡真正的畅通无阻,万建华因此被外界称为“中国VISA之父”。

万建华一向低调。不过,在重要的学术会议和专业论坛中,却时常见到他的身影。不明底细的人初见万建华,常常以为他是一位儒雅温和的学者。

事实上,过去30年,万建华一向对理论兴趣很浓,颇有建树。

1984年在中国金融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以吴晓灵、蔡重直为首的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的研究生宣读了《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索提纲》,正式提出将建立金融市场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万建华是该提纲的执笔者之一。自1985年入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来,万建华发表过数十篇有关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论文,出版《现代公司理财》、《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等著作。不过,作为实践派,万建华并不满足于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操作,在职业生涯的后20年,他一直热心于微观金融的运营。

1993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课程毕业回国之后,万建华没有回到北京的央行,而选择了当时偏居深圳一隅的招商银行担任副行长。这让他的师姐、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体改司副司长的吴晓灵颇为惊讶:“我一直认为凭借他的理论功底和在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的工作经验,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央行干部。”

直到现在,吴晓灵对万建华当年决心“下海”还有些许遗憾,但同时又非常赞赏他的能力:“在金融业的实践中,他展现了我们不知的一面——对于新事物的敏感和实践中的执行力。”

万建华喜欢迎接挑战,富有洞察力,尤其在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影响的方面。

2001年,凭着“直觉”,万建华接受了组建“中国银联”的邀请。银联从筹备到正式挂牌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其后便以极快的速度与各地商业银行一起,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扩大银行卡受理市场。银联昔日的宣传口号“一卡在手,走遍天下”已然成为现实。这一切蕴含着万建华7年的心血,而银联的“创业”经历也让万建华赢得了“开拓者”的美誉,并被冠以“中国VISA之父”的称号。

由于在银联的经历,万建华对“支付”始终有着一种特殊情结,“支付是消费、转账、汇款等所有涉及资金转移的环节,与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存’和‘贷’紧密相连,是金融体系良好运转的血脉网络。”因此,他一直关注以支付宝[微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发展。2009年,有银联员工向万建华咨询,去支付宝担任高管的机会是否值得考虑,他毫不犹豫地鼓励对方去,“支付宝的模式很有扩展性,未来可能了不得”。

2.jpg

下文选自《管理视野》杂志,访谈人陈晓萍

陈晓萍:2002 年你离开招行,去了银联,你在银联的故事非常精彩。

万建华:银联的故事其实始于1993 年开始的金卡工程——金卡工程由人民银行推出,就是在城市内部的各家银行发卡联网,试点城市从开始的6家后来扩展到12家,再扩展到18个城市的信用卡中心的试点。当时各家银行陆陆续续发卡,然后每家银行自己发展商户。到90 年代后期,在大型商场里面出现了很多POS机,每个银行都发卡,都有一个自己的POS机,十几个银行就有十几台POS 机,对商场和客户都很不方便,更重要是资源重复配置,很浪费。

在这个背景下,央行看出来必须统一。当时我预测整个金融体系和商业银行必然走向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道路,也就是整个金融体系必然走上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之路。

当时央行领导的构想,就是通过创立一个机构,把18个城市银行卡应用统一起来,跨银行、跨区域,然后扩展到全国。跨银行,就把各个银行自己的卡品牌统一了;而跨区域全国联网,就是把商场柜台上十几台不同银行的POS机统一应用在一台POS机上。

陈晓萍:这在当时确实是难以想象的。

万建华:联网通用的问题我们就这样基本解决了,但我觉得事情不应该就这么停住了。既然要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银行卡运用,就必须思考更长远发展的问题。

第一,我们这个机构应该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是行政机构还是商业机构?

第二,当时银行卡各自的型号、标准、规则全都不一样,我们是否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规则?

第三,光是简单联网效率肯定不行,是否要做一个更先进的核心系统去取代旧系统?

第四,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冒出来:有没有可能也做一个国际支付品牌?

3.jpg

对于第一个问题,从上级领导的角度,完成了联网通用,任务就完成了。但是我不这么想。我希望这个机构是可持续的,是有目标和愿景的。我当时就说一定要把它做成一个企业,而不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

我们分开调研,筹备组两个副组长各带一队,从18家试点银行卡中心里面找做得最好的5家和做得最差的5家去调研,回来都得到一个结论:做得好是因为他们有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做的不好是因为没有采用市场化体制。由于有充分调研论证,各银行开会时一致通过设立公司。

因为银联的定位是公司,所以2001 年在筹备期间,我们就在筹备组里设立了两个部门,一个叫市场部,负责商户市场,是后来银联商务公司的前身。另外,针对更大胆的念头,我先提出设立了国际部,研究如何让银联走出去。不过那时说银联国际化真的是太早了,但是我认为还是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我们招来一位海归博士,要他思考银联设立后有没有可能走出去。

陈晓萍:你很有前瞻性。

万建华:但那时候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这事能不能做成。银联设立后很快实现了银行卡联网通用。我和大家开会,说我们现在联网通用实现了,接下来我们要发银联标准卡,很重要的是要依据国际标准。虽然在国内不需要,因为在国内银联就是标准;但是如果要走出国门,不按国际标准,怎么出得去?所以我们需要去拿国际Bin号,后来还真的拿到了。银联卡是622打头的,VISA 是4,万事达是5,我们拿的是6。(支付百科补充,银联是62、VISA是4、万事达是51-55)

拿到标准是第一步。到底能不能走出去,还有两个条件:一是在业务和技术方案上与国外对接;二是有没有机构跟你合作,我于是提议去香港试试。这一步非常妙,因为香港是中国领土,联网通用怎能不到香港?

但事实上,香港是国际化大城市,如果在香港做成了,走向世界的基本条件就都具备了: 标准、规则、技术对接、商家合作、市场营销等等。如果银联卡在香港刷卡消费能成,那基本上在日本、美国、欧洲市场就都可以成,拷贝复制就行了。

国际化是我们内心按捺不住的冲动,想象着这是比银行卡国内联网通用更引人入胜的目标。但是到底该怎么做,要花多少钱,能不能做成,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其实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招来各方面的质疑:你一个银行卡支付刚刚起步的国家就想做国际品牌?你一个才成立一两年的公司就想国际化?太异想天开了。但是不管外界怎么议论,我们还是很想尝试。之所以选择先去香港,也就是想把风险压到最低程度。当时我判断如果大型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银联就没机会了。

所以,我们必须做两件事:第一我们必须走出去;第二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银行卡受理商业网络。VISA、万事达是纯品牌机构,已经构建了全球网络,谁都不能不认它。它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是标准和规则制订者,掌握着核心系统。而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必须构建自己的核心资源。我们的核心资源是什么?我们在中国的资源是什么?那就是所有的中国商家受理网络。所以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商务网络,建立银联商务公司,扩展自己的商务网络。这样的话,国际卡组织的外卡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跟银联网络对接,跟银联签约。我们就可以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也拥有了国际合作的筹码。

当时我们的公司战略会是在井冈山开的,是对于银联非常重要的一次战略会议,确定了“一个品牌,两个车轮”的战略。品牌是银联,一个车轮是银联卡国际化,另一个车轮是构建商户网络。战略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在此时就充分体现出来了。银联未来的生存基础,未来的命运,在当时制定战略的时候其实就分析清楚、布局好了。

陈晓萍:银联卡的国际化对中国国内的老百姓有什么意义呢?

万建华:我当时提出来银联的愿景很简单直接,很容易得到国人的普遍认同,那就是“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现在这个愿景已经达成,如今银联卡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用了。为此,我们银联创业的老员工如今碰到一起,都会十分怀念那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并为中国人今天能够怀揣银联卡,十分便利地刷遍全球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深感骄傲。

支付百科:金融不再是金融机构的特权,银行成了快要灭绝的恐龙

10多年前,比尔·盖茨宣称,未来10年,微软将用自己的应用软件系统取代银行的清算系统,从而承担起全球的资金清算业务。在新世纪里,传统商业银行是将要灭绝的一群恐龙。

万建华时常用这个比喻来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确实,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已不再是金融机构的特权,新一代“玩家”正在逐步蚕食市场。“三马”的“众安在线”、阿里巴巴的小贷公司,还有运营商、支付机构、软件开发商、手机厂商混战一片的第三方支付领域,互联网公司已成为驱动传统金融机构变革的重要推手。

在万建华看来,互联网公司拥有庞大客户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账户”,从事金融业毫不奇怪,“我一直认为,信息行业和金融行业本质上‘同源’,有着相同的基因,那就是‘数字’。互联网大企业即使今天没想到可以做金融,总有一天会明白过来,或者别人给他点拨一下就出来了,这不是多难的事情,手上揣着那么多用户,也有技术业务创新,从趋势上看,不是牌照能挡得住的事情。”

然而,万建华不认为互联网公司的介入,就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末日。“关于互联网颠覆金融机构的说法,我觉得有些过了。为什么传统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数字化、网络化?事实上大家都在以变应变。”

在万建华看来,信息技术作为“局外之手”,一直是驱动金融业发展和金融行业格局改变的重要力量,但互联网公司深度介入金融业务的时候,一样要匹配强大的专家队伍,以及构建金融服务的能力。

无论是“金融电子化”还是“电子金融化”,新型生态系统中的“玩家”资格并不仅限于互联网公司。难道金融机构有能力复制淘宝这样庞大的生态系统?万建华非常乐观,“未必没可能”。

金融机构拥有大批专业服务团队、庞大的客户资源、账户信息、城乡网点以及雄厚的财力,“恐龙”的进化足以震撼整个行业。在万建华看来,“银行有各种强大资源,玩得起也耗得起,过去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都领教过银行的厉害。”

万建华回忆,自己28年的职业生涯,亲历了两大力量对金融业的影响:一个是市场化改革,一个是信息技术的影响。现在,金融体制改革依然期待更大破题,而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则在重塑金融业的版图。下一个10年,他所求索的两大主题没有本质的改变,能否借两股力量取势向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