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消费、周期、金融已轮番走出牛市行情,炒股就要未雨绸缪,到了9月肯定就要开始为四季度行情作考虑。回顾过往年底市场表现,A股频繁出现某些行业的短期逆袭。如12年底的银行,13年8-9月的自贸区,14年末的一带一路、券商,以及15、16年末的举牌行情等。
四季度异军突起的行业有以下3个特征:
1、低涨幅:板块间年内收益差距拉大,表现落后的品种性价比提升,如12年的银行,14年的非银,15年的地产、券商,16年的建筑。
2、低配置:机构年底排名博弈激烈,低配板块成为排名靠后机构实现弯道超车的潜在筹码。
3、政策或事件催化:如12年十八大召开改革预期升温,13年的自贸区,14年一带一路、降息刺激,15、16年的险资举牌。
猜想1:券商
第一,券商板块在前8个月涨幅仅7%,低于上证综指涨幅8.5%,涨幅相对落后。
第二,截至17Q2,券商板块的基金持仓比例为0.9%,处于历史低位。
第三,潜在催化剂角度,市场交易量、两融余额环比继续回升,券商的基本面预计将会改善。
猜想2:建筑
第一,17年以来建筑涨3.97%,目前建筑板块PB(LYR)1.97倍,估值较低。
第二,基金机构重仓股中建筑占比为2.7%,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建筑低配1.8个百分点。
第三,潜在催化剂角度,若地产销售数据下滑,财政政策更偏积极,PPP项目加快落地,建筑板块有望受益。
猜想3:房地产
第一,17年初以来房地产微跌0.3%,同期沪深300上涨15.7%,属于滞涨板块,且估值不高。
第二,基金机构重仓股中地产占比为2.5%,处于历史低位,地产低配3.2个百分点。
第三,潜在催化剂角度,9、10是传统的地产销售旺季,若金九银十销售数据较差,地产调控政策可能向偏松转变。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