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价投时代新风尚

金融 2017-07-26 03:43        

​​


这几天身体不适,复盘时间不太稳定,偶尔会用到简版复盘,希望大家理解。


其实自从市场风格切换后,行情也慢下来了。过去三板五板的牛股,现在换成了如方大、西水的趋势牛,节奏降低后,盘面可说的点并不是特别多,像阿尔法猎手这类跟随盘面的复盘,就会变得尤其难写,有时候写简版也是给大家节省时间。


我计划,今后行情复杂的时候就多写点,行情简单的时候就发个简版,大家觉得这样ok吗?




盘面继续震荡调整,隐约有几条线路,如租售同权、低pe等,但个股和人气相较于前两天明显弱化。

几组数据:


1、周五真实涨停只有14家,而这个数字在周二到周四分别是,35家、37家、23家,涨停家数缩减的背后,凸显市场活跃度日渐冷却。


2、本周前四天都有连板股出现,而周五市场无一连板,资金接力意愿开始谨慎。


3、三大指数齐齐缩量,市场总成交量较前一日缩减了591亿,酝酿转折。


5月份以来,沪指一直在一个向上通道里震荡,现在的位置刚好是相对高位,这里震荡或者向下调整也是合理的表现。


我在周四已经开始提醒大家分批止盈或调仓。按照现有的节奏,涨多了卖跌多了买是最好的节奏。如果周四周五已经开始分批减仓,下周上半周一旦有幅度可观的调整,又可以尝试低吸。


方向不变,依旧是涨价+二线蓝筹。一部分涨价标的,我自己是留底仓反复参与的。




板块方面,周五主打低pe品种。


这条线看起来合情合理,也贴合现在市场的炒作氛围。


搞笑的是,A股股民现在被强行洗脑成价投,但是投资者的基础素质还不够。


一说价投,市场还是简单的线性思路,对接到业绩预增、对接到低pe。殊不知,有些业绩预增股是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成长性(比如部分周期股,业绩最好的阶段往往是股价高点),有些个股动态pe很低,仅仅是因为一次变卖资产(典型如东湖高新,一季度6.87亿净利,扣非只有517万,业绩好是因为转让了子公司股权)。


这些案例看起来像迎合监管的价投,但实际只是伪价投。人还是那些人,监管再怎么引导,也改变不了A股本性。


倒是反过来看。


以前市场喜欢炒地图,老线路是:有港炒港,无港炒路。路不如桥,路炒高速。无桥无路,囤地致富。悉数炒完,基建下注。


而眼下炒地图的现状是:内蒙大庆,市场选了叠加涨价的鄂尔多斯。金砖会议,市场选了叠加低pe的厦门国贸。


题材还是那个题材,只不过市场多了个业绩偏好,类似于过去的低价偏好一样,换汤不换药。这为大家提了个醒,后期一旦出现新热点,大家第一时间也要想到业绩、市盈率这些新标准。好比炒租售同权,低市盈率的商业城就得到了市场追捧。以后其他题材可能也会类似,如雄安+业绩、新股+业绩等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