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粤坛40年, 而后20年只剩一块遮羞布?

教育 2017-07-25 15:20        

​​粤语作为岭南方言,说出来自有一股爽利泼辣的市井味道,而作成粤语歌之后,字面措辞风雅,听之温柔软糯,又是另一种风度。鲜有一种方言能像粤语这样,无论是和张扬的武侠大歌,还是和低诉的爱情小调,都能天衣无缝地匹配。

可能每个人的乐库里都有一首“上了年纪”的粤语歌。

相信80年代的粤语歌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不过或许很多人不知道,70年代前,香港人还普遍将本地粤语流行曲视为低俗,当时的红星都是唱英文歌的为多。直到70年代中期一位年轻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阿Sam,许冠杰。

​ 可以说,是许冠杰开创了粤语流行歌曲的潮流,大力推动了粤语文化的发展,对粤语歌曲的兴起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用一种大俗即大雅的方式,唱出那个时代的形象。

​1979年香港电台举办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选举,是对粤语流行歌曲的肯定。1980年代不仅是粤语流行曲百花齐放的日子,亦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地区的人纵使不会粤语,也会听粤语流行曲,跟着曲调哼唱。

甄妮、谭咏麟、张国荣和梅艳芳雄霸80和90年代年代的粤坛,甚至波及整个话语乐坛。几人不但开演唱会次数/场数极多,更是票房保证,皆因各人歌艺出众而且形象和台风都令观众和歌迷动容,可谓声色艺俱全。

​ 香港在1986到1989年期间兴起一股乐队热,唱片公司签了好多乐队出碟,乐队之中的代表就有Beyond。要知道,这只乐队是中国香港也是华人地区的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后来被认为是早期被商业化的独立音乐,到后来他们加入主流唱片公司后,也许有人说他们并非独立音乐。但与当年的“四大天王”比较,他们已经算是很另类。

​ 1990年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传媒封为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支配香港乐坛,并垄断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的奖项。张学友凭着出众的歌艺而称雄,整个粤语歌坛的一线歌手亦认为只有张学友一人是以实力为主发展的歌手。

踏入2000年代,不少1990年代的香港歌手如张学友、王菲、郑秀文、陈慧琳、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等已渐渐淡出歌唱演出。另一方面,音乐界亦有几位知名歌手及音乐人因各种原因逝世,(先后)包括罗文、张国荣、林振强、梅艳芳和黄霑,对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负面影响甚大。

香港回归以来,随着香港娱乐业的整体疲乏,优秀创作人的匮乏,唱片业的不景气,各路文化对大陆的冲击,民谣的异军突起,导致听众的兴趣渠道更加多样化。粤坛发展和香港的经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之前大家为什么崇尚粤语歌曲,因为香港是繁华大都市。现在内地也发展的很快,所以就没那么稀罕粤语歌曲了。

​唱片公司为了迎合大陆市场,歌手们出的新歌也大都是国语歌,反而减少了优秀粤语歌曲的诞生。听粤语歌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似乎现在已经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粤语歌风靡华语乐坛的时代了。

听粤语歌仿佛成为一种情怀的东西,那些能够轻易哼出来的曲调原来已经是好久以前的歌。藏在年少轻狂追逐的风中,藏在傍晚的夕阳落日中,藏在男孩对女孩的情话里,藏在女孩看男孩的眼睛里,藏在再也回不去的回忆里。在徐峥导演的电影《港囧》里,一首首上世纪的经典粤语歌在影院响起,不知是该随着剧情欢笑,还是听着歌曲泪流。

​每天都有新人唱歌,却都再也唱不出经典,香港新一代歌手的普通话更是标准不能做再标准了,很难重现香港乐坛涌现“四大天王”、“谭校长”、“哥哥”张国荣等人的辉煌时代。近年来粤语歌得益于林夕、黄伟文等人的大胆尝试,题材逐渐趋于新奇多样,但现在也仅靠他们这些老将在苦苦支撑。

Eason去年出了四首国语新歌,连起来就是想对粤语歌说的一句很温暖的话:我们《在这个世界相遇》,就算度过多个《四季》,最后你我依然可以说出《I do》,就这样《让我留在你身边》。

转眼四十年便过去,香港乐坛黄金年代的末班车也越驶越远。

但是,陪伴你走向考研黄金时代的题源报刊精读课来了!

报名链接戳这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