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视两次宣布部分电视机型价格上调后,近日小米电视也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此前,TCL、长虹、创维等传统彩电企业也因为价格因素调整了产品结构。这让十多年都在降价的液晶电视因为涨价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究竟是什么触动了液晶电视涨价的神经?
面板价格上涨是主因,下半年有望松动
追溯彩电价格上涨的原因,除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导致原材料和元器件成本升高外,不少彩电企业都将原因归结为上游液晶面板价格上涨。
液晶面板在经历了价格迅速下跌后, 2016年下半年开始反弹。数据显示,32英寸面板价格由50美元涨到75美元,涨幅达50%;40英寸高清面板从2016年1月的85美元,涨到2016年12月的140美元,涨幅接近80%。这波还没有结束的面板涨价潮,直接导致彩电厂商扛不住压力,不得不提高价格。
对于面板价格上涨的原因,IHS显示部门研究总经理谢勤益称,2016年三星显示器关闭了7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该生产线供应了全球大部分40英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使得液晶面板价格从2016年到现在价格涨幅非常大。
与此同时,尽管我国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厂商近期已经投资建设了多条8.5代线以及10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但是这些生产线大部分尚未实现规模量产。
实际上,在过去十年间,液晶面板的价格都出现过周期性涨幅,却并未波及到终端产品价格,彩电的价格一路走低。为何从去年开始,彩电开始动真格涨价了?
IHS市场研究总监张兵分析称,国内彩电品牌在过去一年时间内采取非常激烈的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份额,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因此,互联网彩电企业乐视和小米最先抗不住压力宣布涨价。
在彩电价格恢复到较合理的水平后,涨价也将告一段落,在中怡康黑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看来,此轮面板价格上涨空间已不大,32英寸面板价格已有所回调,未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尺寸面板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从供应链上看,1月份市场销售状况不理想,需求端所需数量下降,供应紧张的状况会得到一定缓解。总体来看,液晶面板在顶部的价格会持续到5、6月份,下半年随着新的产线投产,面板价格会开始松动。
淘汰赛在即,高端品质化路线是出路
对于此轮涨价,互联网彩电厂商压力明显大于传统彩电厂商。一方面,传统彩电厂商具备掌控供应链的优势,而且从低端到高端产品线较丰富,能够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来化解部分压力;另一方面,传统彩电厂商已经和面板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在面板价格波动时,受到的影响较小,尤其是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优势的TCL优势更加明显。
长虹新媒体公司总经理苏子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虹彩电的平均单价虽有所上扬,但并没有涨价。传统彩电厂商靠两个方式来化解涨价带来的压力:一是规模优势,销售量超过1000万台的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去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二是调整产品结构,暂时冻结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无法继续获取利润的机型,转而向消费者推荐中高端产品。
客观来看,这些年彩电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尤其是2013年互联网品牌进入彩电市场开始,营销战连连,有的还打出买内容送硬件的营销策略,让彩电价格不断被拉低,进入低价的恶性战争,其实这并非是彩电业良性的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从2016年开始部分互联网品牌开始淡出市场,比如大麦已经悄然从京东和天猫商城下架, 2017年只会拼价格、拼配置而不懂运营的品牌将被淘汰出局。
酷开董事长王志国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去年酷开推出新品时,已经预判到价格会上涨,因此推向市场的都是高端机型。在新的市场策略下,酷开在今年年初这轮涨价中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据他透露,4月份之前酷开尚无涨价计划。
可以说,无底线的价格战已成为过去时,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彩电价格调整已成为趋势,而市场消费也将逐渐回归理性。2017年,代表高端趋势的量子点电视、OLED电视、4K/8K超高清电视等将成为趋势,彩电也将朝着大屏化、智能化、品质化路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