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刚:中国的下一步——产业升级还是产业转移?

金融 2012-11-09 13:44        

产业升级还是产业转移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显然是不同的,产业升级可以推动一个国家不断发展,而产业转移将导致产业空心化和产业衰退,进而导致就业与财税的流失,经济发展的停滞与国家的衰退,事实上,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他们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以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经济发展的停滞,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选择了产业转移,而不是产业升级,同样,对于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中期的中国来讲也面临相同的问题。那么,这些国家为何选择产业转移而不是产业升级,或者产业升级为何迟缓乏力呢?政府应该如何作为才能扭转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呢?

首先,经济运行的规律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封闭经济体系与在开放的全球化经济体系中是不一样的,一个以垂直向上为主,一个以横向流动为主。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货币工资收入上的差异已成为重要的比较优势,哪里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企业家就会到哪里投资,现代大规模生产过程能够以相等的效率在世界各地实现,那么资本投资将永远寻求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因为那样才能达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发达国家在高速发展之后之所以导致失落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展导致成本的提升,特别是劳动力工资的提升,由此导致利润的下降,进而导致产业的转移,产业的转移和外包导致产业的空心化,就业率的下降,经济增长的停滞以及债务的攀升。

其次,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对于企业来讲,前者成本太高,而后者可以轻易获取高额利润。长期以来许多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低端产业的转移和外包对美国经济有利,他们相信新的和更高技术水平的工作将神奇般地在美国出现,但是事实上这一幕并未发生,相反随着低端产业的转移和外包,跟随其后的是中高端产业的转移和外包,许多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只是保留公司的研发中心,而将生产和加工全部转移到中国和其它低工资发展中国家。首先,相对成本而言,公司宁愿用廉价的外国劳动力而不去设法提高国内的生产效率,在无国界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转移外包比寻求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以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成本要便宜得多,因此企业管理者已经没有多少动力去投资研究改进技术以提高国内劳动生产力。其次,即使有创新,事实上美国从来就不缺乏创新和技术,但是美国创新和美国技术并不能推动美国产业的升级和工作的神奇出现,相反它只是进一步推动低工资国家的生产和就业率,因为大多美国公司依然会选择将制造和加工放在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比如美国苹果公司拥有不断创新的技术,但是苹果手机和电脑的制造大多在中国和亚洲国家完成,然后运往美国和世界各地销售,因为这样公司可以达到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

其三,产业转移而不是产业升级,对于企业来讲可以在海外获取高额利润,但是对于国家来讲是致命的,显然企业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在这方面是不一致的,所以双方决策的逻辑基础也是不一样的,单靠市场与企业不可能推动产业升级,受利益驱使,他们更趋向于选择产业转移,而美国西方国家政府在产业升级方面的不作为,甚至帮助产业的转移,无疑是错误的选择,当然现在他们已经醒悟过来,但是为时已晚。事实上,产业升级必须要有政府的推动和投入,因为它需要教育,金融,法律和硬件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应改进,而企业无法有效地内部化所有这些变革成本,企业之间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协调来实现这些变革。不错,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核心作用,但是政府在产业升级方面应该解决外部性问题和协调问题,政府应该把窝做好,金凤凰才不会飞走。

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国意味衰退,但是对于转入国是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原因在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由于美国公司和全球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和输入,中国迅速成为美国和全球最大和最廉价的生产和加工基地。1978年以来中国获得了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投资中心,美国500强企业前10名都有在中国投资,并且它们在中国的生意份额越来越大,超过其本土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由于大量外资的涌入使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由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结束了美国在制造业110年雄踞全球首位的历史。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随即又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根据预测中国GDP总额将于2019年超越美国。

那么,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三十年后,目前已经步入发展中期,是否也将走向失落和停滞?事实上中国已经面临这一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前三十年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城市,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的下降,许多企业已经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的中西部城市,其中也包括跨国公司,因为那里仍然具有劳动力的廉价优势和政策优势,因而对资本仍然存在诱人的利润空间。中国经济增长由东南向中西部的转移,一方面推动了中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预示中国经济不会马上陷入由于发展而陷入失落和停滞,中国经济增长仍将持续至少十年。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产业从东南向中西部的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将面临产业空心化和就业压力,经济增长将趋于失落和减速,许多企业将面临要么加快产业升级,从低端向高端发展,要么破产关门,要么跟随向中西部或者海外转移。最后中国经济增长从东南向中西部的转移也预示一旦中国中西部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成本的提升和利润空间的下降,以及中国东南沿海城市产业升级跟不上,那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落和停滞。

经济全球化时代无疑改变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模式,之前人类经济活动主要以国家为主体,基本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封闭经济体系,研发与生产在一国之内进行,廉价劳动力通过吸纳移民解决。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封闭的经济体系被代之以开放的体系,研发与生产更多的是在不同国家进行,为了寻求廉价劳动力和利润空间,更多的是产业,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和流动,这种转移和流动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否。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运行的变化和规律,中国经济在步入中年后,一方面要加快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这方面中国应该吸取美国和西方国家包括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教训,没有政府的投入和拉动,单靠市场与企业,产业升级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过早地放弃低端制造业,过快地提升劳动力工资和福利对中国将是一场灾难,除非政府愿意承担企业的成本,用税收补贴劳动力工资的增长,否则会加速资本和产业的转移,提前导致结束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增加就业压力,最终过早过快地导致自身走向失落和衰退,对此日本的“二十年失落”和美国以及欧洲国家的惨状应该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四月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