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金融视野与香港联汇制度

金融 2012-07-20 14:30        

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前局长、香港联汇制度缔造者之一任志刚先生近期对联汇制度的反思成为香港社会的热点,批评者甚众。联汇制度在香港已经运行近30年,曾经被广泛认为是香港金融稳定的基石,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形势风云变幻,对这个近30年来一成不变的制度重新进行审视,其实是必要的。

成功不能刻舟求剑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对于香港的金融制度和港币的未来,需要用国际视野来看待问题。不妨先回顾国际金融环境演进的历史。

“二战”后美国主导下,西方世界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完备的时期,世界主要国家都是固定汇率制的,对此香港也不例外。

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时间,美元地位下降,欧洲各国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但是货币霸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是美国维系全球霸主地位的“大杀器”,美国断然不能失去这一优势。故而,美国利用其军事优势,在赎罪日战争中成功地使美元与石油挂钩,再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使美元重新回到强势地位。1979年8月,保罗·沃克尔被卡特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为打击通胀,沃尔克从1980年到1981年,把美元拆借利息提高到20%,基本利率更高达21.5%,国债利率冲上17.3%,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利贷。如此高的利率,成功遏制了通胀的同时也保持了美元的强势地位,世界各国对于美元外汇资产趋之若鹜,并且不断地抛售黄金储备来换取有高收益的美元,于是美元成为了比黄金更有吸引力的东西,香港金管局钉住美元的货币政策就是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产生的。

在港府推出现行联汇制度前夕,不仅仅是香港金融不够稳定,世界金融体系在美元重归强势以后继续动荡。在强势美元和美元高息政策下,发展中国家的财务持续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在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下不断增长,据世界银行数据,1980年发展中国家所欠外债总额不过为4300亿美元,在1980年到1986年,为这些债务支付的利息就高达3260亿美元,本金又偿付了3320亿美元!1983年10月香港开始实行港币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成功地防范了金融风险,促进了香港后来的持续发展,其历史作用是不能抹杀的。因此,如今回头审视,香港当时的金融管理制度建设不仅仅是局限于中、英、中国香港三者之间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不应脱离历史背景说当初的问题。

在1983~1998年时,不管美元指数和汇率如何,单看与大宗商品价格相比的绝对购买力,美元是不断增加的。世界的大宗商品处于降价通道中。黄金从当时800美元/盎司以上的高点降到不足300美元/盎司,石油从30多美元/桶下降到10多美元/桶,到1999年时更是一度不足10美元/桶,此时美元、日元和西方主要货币购买力暴涨的背后,是苏联卢布的不断贬值和苏联解体。苏联是90年代以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苏联解体在大量释放资源,能够绑定美元进行汇率涨价,就可以在苏联解体释放资源的大潮当中分一杯羹,给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输入。而在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经济能力回升的今天,这样的背景也复不存在。

讨论中国香港的经济金融,也脱离不开中国大陆的大环境变化。1983年时,中国大陆刚刚改革开放,人民币在整个80年代不断贬值的,从80年代初的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贬到后来的8.31:1,黑市价甚至达到了10:1以上。香港与内地的关系非常紧密,香港实行联汇制度使得人民币贬值的过程中香港没有受到太多冲击。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已经是世界GDP第二大国,而且保持着GDP年增长8%以上的发展速度,人民币不但不断升值,而且开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如果香港的制度不合理,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冲击的就可能是港币,因此仅仅是针对中国对外金融政策的变化,香港的金融政策就有重新审查是否需要调整的必要。

尤其是当今世界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美元是持续贬值的。如果以一揽子大宗商品价格计算美元指数的话,贬值规模更是巨大。黄金、石油等价格都暴涨了,其暴涨对应的就是美元贬值。而欧美强国也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利息高涨的时候,那时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债权国,而且国债总额不超过1万亿美元(占GDP比例33%)。现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国债达到16万亿,占GDP100%以上,这里还没有计算美国等国社保亏空的负债。相比美国,欧洲的问题更多,已经是危机重重濒于崩溃了,如今西方主要国家的利率已经从当年的高利率变成了接近零利率,实际利率早已是负值。

当初美国高利率的时候欧美列强是债权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仍然是美国人及其机构,所谓“肉烂在锅里”,只要经济不陷入崩溃,加息越高,美国能够占到便宜越大。高息本身就是对于全球的收税,这与现在的情况是大相径庭的。现在美联储一再宣称要多年保持低利率不变,欧洲也在跟进这样的金融措施。这些变化使得香港金融制度的背景完全不同了,更需要在新背景下重新审视。如果一成不变地延续以往的成功经验,就是对于历史的刻舟求剑,必定要在变化的世界中付出代价。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环球财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