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于战俘的标准长期以来就是战俘回来的流放,如果叛逃不回来就是连坐家人。流放到苦寒之地相当于现在的无期徒刑了,而连坐家人则连家人也要被流放甚至杀头,标准是严酷的,除非皇帝开恩大赦。在战场上和国家生存的竞争当中,优势方与劣势方的立场所导致的标准是不同的!中国古代能够建立这样的规则,就是中国古代对于游牧民族的军事劣势造成的,国力强不等于军力强,在冷兵器时代是长期的悖论,中国就是长期受困于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之下。在战场上步兵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步兵绝对是劣势一方,而且对付骑兵的步兵战阵一定是有人要牺牲的,就如当年岳飞对付拐子马一样,以一个钩镰枪手的性命换取一个马足,这个枪手是要被马踩死的。在中国历史的早期曾经也是很宽容的,这还发生在国际战争之中,对于春秋战国时代,不但秦晋交战的被俘将领回国得到重用,国家也鼓励把本国被俘在外国做奴隶的人赎回,曾经有孔子的学生赎人不要奖金被孔子教育的内容在《论语》里面,但是到了后来则变得非常不宽容了,汉朝对于降将就是要株连杀光家人的,当时汉朝汉武帝等时期对付匈奴虽然胜利很多,但是汉朝总体上在骑兵等方面是长期劣势的,否则就没有被迫和亲和昭君出塞的故事了。战场上必须有人牺牲,武器劣势一方肯定牺牲更大,所以一个标准的形成是有背后的博弈背景因素的。如果战场上把生命太当回事的话,谁武器占优就判定谁直接胜利好了,这样的标准和舆论灌输就是优势一方最需要的,投降英雄论在中国的盛行,对于中国军队未来的战斗力极其有害。
对于志愿军战俘这段历史我是了解的,本人曾经投资的花生文库在2000年出版了第一本这方面的书籍《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自述》,对于这些战俘个人的遭遇是同情的,很多比较他们命运的文字在后来是针对他们与去台人员、美国战俘政策相比的,但是没有与坚持抵抗到死的烈士们相比的,对于他们的命运也只不过是事后结果论,当时去台湾的19000被俘人员是要当国军的,降兵在军队里面地位是最低的,如果当年大陆攻打台湾,他们加入到台湾那边是要当炮灰的,当年解放军能够对峙在三八线军事压力对于台湾也是很大的,台湾是否可以保住在当时是看不清的,如果解放了台湾,那么这些去台人员就是反革命了。很多人拿一些战俘选择回到大陆的行为,神化到爱国来辩护来掩盖其苟全性命的行为,实际上去台湾还是回大陆到不了爱国爱民族一说,海峡两岸只有一个中国,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利益的权衡,只不过有人压错了赌注,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是不能结果论的。
这里还要说一点题外话,我们出版了那本关于战俘的书籍以后,美国情报部门的著名基金通过美国的某所超级五星大学提供资料、经费和学历邀请我们去做这些研究,我们是看到更多的一些资料内容的,中国被俘的几乎所有人的说法都是自己被炸昏迷而被俘,但是对于志愿军180师这样一下子被炸昏迷导致被俘上万人,不得不说是一个神奇和魔力的事情,这里可能有非自愿被俘的,但是在统计规律上而言,被炸昏迷还没有多少伤的情况很难发生,这样被俘的说法不能说没有说真话的,但是肯定绝大多数人是撒谎的!想一下负伤昏迷的非自愿被俘的比例可以参照一下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军队被俘的人数比例就可以了,志愿军这样多的被俘人员背后肯定有故事的,所谓的集体决策的分散突围,还不如说是集体溃散逃跑,这些回来的人在战俘营里面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沟通编故事的。看明白这些,美国支持这样的故事和支持研究,给人的感觉是变了味道,所以我们后来拒绝做这样的研究。美国大肆宣扬中国把回来的战俘进行虐待,把他们渲染成坚决忠于政府政党却被政府政党背信弃义的抛弃,由此来说明我们的政府和政党的“无耻”和攻击中国政权的公信力,由此来说中国的政府政党的“邪恶”的,但是问题真的就那么简单和直接吗?回来的更忠于政党政府吗?这里宣扬投降英雄论和妖魔化国家暴力机器的行为盛行与一些国家的推手有关,对于战俘问题我们不排除其中很多人是有信仰的忠诚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还有投机者和很多的另外两类特别的人。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四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