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笔者最近写一系列长文,论述惩治枉法应当取代反贪污受贿为反腐败的核心,本文是其第三部分:惩治枉法的成本性价比有优势。
惩治枉法与惩治贪污相比,笔者认为惩治枉法的成本低效果大,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一个社 会的进步离不开法治的进步,管理就需要成本,在腐败形成过程当中贪污和枉法是相伴而生的,我们到底从贪污受贿入手还是从枉法开始,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应当是 管理成本,其中的司法成本不能忽视,因为以中国这样的大国,司法腐败监察人员也可以权力寻租的,国家管理成本随着国家规模的增大是非线性高速增长的,成本因素才是核心因素。
1、中国历史上的枉法罪名重于贪污
对于枉法的处理中国古代是与现代不同的,中国历史上的枉法不单是枉法罪名,涉及多个非常重的罪名,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A、枉法涉嫌欺君之罪
稍有中国历史常识者都知道欺君之罪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古代皇帝的旨意就是法,法也是 通过皇帝的旨意颁布的,下面的官员如果没有按照这个旨意去做,或者做事违反了,则不但是自己的性命难保,还会株连家人,但就是这样的重罪,还有胥吏作怪、 使得令不出宫门的情况产生,而现在中国地方官员违反中央的精神,只是普通的违纪,连违法都不算,就算是违反了法律,只要是集体领导也就没有事情了,枉法罪 是个人犯罪,无关集体。
B、渎职与大不敬罪
在古代大不敬之罪也是十恶不赦的重罪,这个罪名里面很多情况是不奉征召等不作为,这个 不作为与现在的渎职很类似。另外在古代还有一个失察罪,没有发现下属的犯罪枉法行为也要承担罪名,这个罪也与渎职有关,如果是关于国家和皇帝的重大职责的 不作为就是大不敬,一般的不作为可能就是失察等罪名了,中国古代针对枉法的罪名是很重的。
C、历史上贪赃更像财产来源不明罪
历史上查抄罪官财产的是不区分合法与非法财产的,是彻底的抄家,如果真的是贪污所得, 则要如抓贼抓赃一样找到具体的贪污财物,如果发现大量财产与其身份下的合法收入不符,就认为是贪赃。在这里这些贪赃的性质实际上是相当于今天的巨额财产来 源不明罪,具体的枉法行径则要按照欺君、大不敬等罪名论处,其他的陋规所得平时是灰色收入,大家都有陋规收入法不责众,但是在抄家的时候会有一个总清算 的,因此官员要时时小心,这也是古代以禄养廉的具体作法。
D、古今法治的不同
很多人说古代中国是人治社会,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法律状态是认识不足的,历史上不是没有 法,而是严刑峻法,从隋朝的《开皇律》到清朝的《大清律例》,不但严刑峻法而且还是有条件的案例法,很多案例是可以被援引的。中国古代的人治体现在法的不 独立和随意性,法制低于皇帝的意志,允许皇帝的意志对法律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所以说是人治。
古代的枉法包含违拗皇帝的意思,但皇帝的旨意一般是执行比较到位的,而现在枉法的问题 是有法但就是执行不下去,不能执行到位和扭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官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解读和执行法律,这样的状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国的社会 发展会比历史上的问题更多,因此保障法律的执行到位,从严惩治枉法就成了当务之急。
2、枉法证据相对明晰
对于反腐败到底从哪里入手的问题,还要特别关注证据取得的难易程度。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在司法实践中是越来越讲证据了,而且我们的新《刑法》也越来越强调无罪推定和不单单依靠口供为证据。在证据获取难易程度方面,惩处枉法取证与贪污取证存在的难易差别判若云泥。
贪污受贿经常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在调查取证非常依赖当事人的举报和纪检部门的非常 手段,而对于当事人的举报也不可能逐一调查,因为当事人恶意举报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像文革时期怀疑一切的“八分钱、查半年”的做法会极大地挫伤好同志的积 极性。因此对于贪污受贿的线索查与不查,基本上是基于纪检部门的主观判断,带有很强的人治色彩,也是引发老百姓不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们纪检部门的一些 特殊程序和手段,也成为外来势力指责中国的口实。
可以设想,老百姓作为贪腐案件的当事者控告贪官,当然知道对方就是罪犯,但是在无罪推 定的原则下,是不能单方面完全采信举报人的,如果不这样就会诬告横行,但是你拿不到更多的证据无法追诉的时候,老百姓就会极度的不满并且对于政府失去信 任,就如轰动一时的“戴套不算强奸”案,如果戴了安全套没有精斑等实物证据,疑罪从无的法理下你能够仅仅凭借举报人单方面的举报就抓人吗?如果这样的规则 成立那么就变成有罪推定了。
在同样的证据条件之下,惩治枉法就容易多了,直接比对官员的做法与法律规定,只要与法 律和政策规定不符,就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如果没有了枉法也就难以贪污受贿,这样取证和定罪都变得简单了,尤其对于有权力调取保密文件的司法、纪检、监察等 部门,把官员的各种行政举措和文件执行处理过程,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证据了,在罪行法定和无罪推定的情况下,惩治犯罪就变得容 易可行了。尤其是行政诉讼要求的举证倒置,官员需要时刻有能力证明自己决定的政府行政行为合法,惩治枉法的证据门槛进一步的降低。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四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