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麟:法国“左翼异端思想”在中国呈现右翼色彩

文化 2014-10-25 13:38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也因此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有趣的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裔法国作家高行健。《灵山》的作者在中国被视为法国人,在法国却依然是“中国人”。法国媒体——如《解放报》——在对诺文学奖进行回顾时,明确把高排除在法国获诺奖作家行列之外。还有的媒体干脆只列出“用法语写作的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也同样把用中文写作的“法国作家”高行健排除在外……一个其母国和寄居国都不屑于承认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潜台词颇令人深思。

莫迪亚诺在获奖前不到十天刚刚出版的新作《为了让你不在这个区迷路》却并未借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光而攀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将莫迪亚诺挤下来的,是《法国自戕——令法国衰败的40年》(La Suicide francaise):一本典型的政论书。此书一问世即大受欢迎,创下连续十天每天销售超过5000册的惊人纪录。目前已经连续二十多天高踞法国畅销书榜首,直到第一版全部售罄。与此同时,这本书也引起法国各界的巨大争议,左、右翼围绕这本书争吵不已,各自立场都趋于极端化。支持者大赞其“勇于说出真相”、而反对者则惊呼是“赤裸裸的历史反动思想”……这本书的畅销,恰恰证实了法国社会思潮风向正在急剧向右转。从这一背景看,极右翼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在2017年时当选法国总统的预测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在最近一次参议院选举中,极右翼甚至破天荒首次有两人当选,这在历史上是无法想象的)。这是否能与二战前夕希特勒当选上台相提并论?目前下断言显然为时过早。

《法国自戕——令法国衰败的40年》(La Suicide francaise)

作者艾利克·齐姆尔(Eric Zemmour)是法国著名的“另类记者”,以大胆直言、特别是公开宣扬被批为带有“极右”色彩的政治主张而倍受争议。在这本《法国自戕》一书中,齐姆尔描述的是法国自戴高乐将军逝世以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

众所周知,法国与西方其他发达民主国家一样,近年来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困境。尽管法国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法国悲观主义情绪却依旧弥漫整个社会。超过10%的失业率、高达2万亿的巨额债务、社会福利的日益削减(取消优秀学生奖学金、取消部分家庭的多子女国家补贴……)、犯罪率不断上升、经济增长率却不断下降……使得法国社会充满了“愤怒”,充满了要“寻找责任者”的冲动。齐姆尔的书用大胆、甚至是“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全面否定目前法国主流价值观,提出要以“回归过去”的保守主义思潮来总结和解释导致法国出现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

齐姆尔认为,法国堕落到这一地步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思想;40年来统治法国的意识形态是“平等、多元文化和绝对的自由主义”等“68年5月思潮”,正是这股席卷了法国学术界、媒体、大学乃至政界的“左翼思想”,一步步自我摧毁了一个正常社会所应该拥有的正常价值观:如家庭、民族、工作、国家、学校等等……从而导致法国走向崩溃。今天法国的种种问题,从失业到债务、从移民问题到企业竞争力下降,都是缘于这一“68年5月左翼思潮”。尽管这种说法在左翼思潮占据明显统治地位的精英阶层(即法国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看来明显属于“政治不正确”,但却迎合了法国社会相当一部分(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中、下层民众的心态。齐姆尔特别举出同性恋、女权主义和伊斯兰教为例。特别是后者。齐姆尔认为法国是一个建筑在犹太—基督教基础上的国家,无法接纳和容纳与之尖锐对立的外来穆斯林移民。这一判断显然得到了大量法国保守的中、下层民众,特别是支持极右翼国民阵线的选民的支持和认可。

作者艾利克·齐姆尔(Eric Zemmour)是法国著名的“另类记者”

作者艾利克·齐姆尔(Eric Zemmour)是法国著名的“另类记者”

齐姆尔认为,正是同性恋、女权主义和伊斯兰等“左翼异端思想”摧毁了法国传统价值观,从而导致法国社会的堕落。所以要重振法国,只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重归传统。齐姆尔的书大受欢迎,恰恰反映了今天法国社会正处于最强大的“保守主义思潮”席卷之中。齐姆尔的思想并非一股“孤流”。只是齐姆尔被主流媒体与接受,而其他一些与他几乎有着同类思想的人,则被法国主流思想界有意忽略。如著名作家阿兰·索哈尔就是一例。索哈尔的观点被认为甚至比齐姆尔更深刻,但因其被指责有“反犹色彩”,因而遭到法国主流媒体的全面封杀。但索哈尔的书也几乎本本畅销。从法国的这股“反动”潮流来看,说法国目前正处于对“68年5月风暴”以来的“左翼思想”(即否定家庭价值、否定国家权威、否定爱国主义、主张人权至上、主张干预主义……)最强烈的全面反思之中,绝对是恰如其分的。

齐姆尔之所以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敢于把一些“政治不正确”的话题公然放到台面上来。比如书中所提及法国今天国家背负巨额债务的原因这一非常敏感的问题。他认为,这一债务并非缘于主流媒体所认为的是法国国家“福利过度”、国家花费在公民福利上的钱大大超出其能力,而是与法国1973年1月3日通过的一项法律《银行法》密切相关。这一观点过去在法国只是私下的窃窃私语,尽管法国四位总统候选人极左翼的梅朗松、传统右翼的庞德尼昂、极右翼的勒庞以及无法归类的舍米纳德在竞选总统时说到过这个话题,但都被媒体轻描淡写地有意“忽略”过去了。而齐姆尔则将它变成一个公共话题。当公众认可这条法律是法国今天巨额债务的源头时,其对法国社会会产生何等样的冲击,将是令人难以逆料的。

法国急剧向保守主义的右翼思潮转向,是当今欧洲的一个大趋势。只是,这一转向与过去如二战前夕的思潮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欧洲今天的极右翼所排斥的已经不再是犹太人,而是以穆斯林为主体的阿拉伯人和黑人……

令人惊讶的是,这股遭到齐姆尔质疑且日益为法国民众所抛弃的西方“左翼思想”却被中国部分知识界视为“先进意识形态”的代表,并涂抹上“右翼自由派思潮”的色彩而一心要引入中国。正如当年法国著名的“毛派”知识分子、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却被中国思想界当作“走出文革”的旗帜一样荒诞……

作者郑若麟是《文汇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