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快要出台了,这已成为媒体讨论和报道的焦点。
近年来收入差距拉大是众所周知的问题。那么是谁在阻碍中国人民收入的提高?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的根源是什么?这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上周,一则“《工资条令》因国企反对而夭折”的新闻报道,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10月27日,中国经营报所属的中国经营网刊登了该报记者索寒雪的文章《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不‘绕行’垄断行业》,两天后,该文随即刊登在逢周一出版的中国经营报上。索文借我们无法查证的“了解情况的人士”之口,爆出了如下“猛料”:
“据了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等多个部委参与制订。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中重要内容的《工资条例》曾被寄予厚望,但在2010年上报国务院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了解情况的人士表示,由于争议较多,受到垄断行业的强烈反对而‘夭折’。”
当年被寄予厚望的《工资条例》千呼万唤不出来,原来是遭到国有企业的强烈反对而“夭折”了!果真如此的话,国企真该被千夫所指,甚至被食肉寝皮。
但是,事实未必真的如此。恰恰是这同一位索寒雪女士,今年年初在同一家中国经营报上所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正与她现在的观点大相径庭。下面我们就看看年初时索寒雪的观点。
2012年1月16日,索寒雪记者在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工资条例〉出台无期 收入分配改革遇阻》。该文指出:
“一系列对用工制度的改革也遭到了私营企业的抵制……国家有关部门酝酿三年有余的《工资条例》的出台,因意见难以一致再次陷入僵局。提高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农民工同工同酬等要求,也因提升企业成本,而遭遇到私企和国企的阻挠。”
白纸黑字。就在年初,索记者还指出《工资条例》之所以“夭折”,是因为“遭到了私营企业的抵制”,是私企与国企共同反对的结果,可仅仅过了十个月,索记者就将国企认定为唯一的罪魁祸首了。索女士如此自相矛盾前后不一,实在是令笔者大开眼界。
更为精彩的还在后面。
索文一经刊登后,竟然如同旗帜和灯塔一样,立即成了众多报纸和门户网站竞相追随、呼应的对象,被大量转载或评论。对这些积极转载或评论的媒体,笔者无法进行详细完整的统计,不过仅仅通过百度搜索,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几十例。先列举一下报纸方面的。
10月28日南方都市报刊登评论文章“究竟谁让《工资条例”(文/张海英),以及都市女报的“垄断行业反对致《工资条例》夭折”
10月29日,对该文的转载或评论,简直呈井喷之势:
东方早报:“工资条例因各方争议太大夭折”;
新京报:“收入分配改革应让公众充分参与”(文/舒圣祥);
重庆时报:“《工资条例》因垄断行业反对夭折”;
河南日报:“《工资条例》的“夭折”令人遗憾”(文/舒圣祥);
海峡都市报:“因垄断行业反对《工资条例》出台无望”;
西部商报:“《工资条例》夭折释放艰难信号”;
新华社每日电讯:“工资条例“夭折”释放出啥信号”(文/燕农);
山西晚报:“夭折的《工资条例》让收入分配改革步履维艰”(文/志灵);
西安晚报:“《工资条例》被“夭折”时公众为何缺席?”
羊城晚报:“工资条例‘夭折’的是共享权利”(文/王捷);
华西都市报:“《工资条例》据称因垄断行业强烈反对而夭折”;
新闻晚报:“谁来反对垄断行业的反对”(文/舒圣祥);
东莞日报:“工资条例夭折”;
千山晚报:“《工资条例》‘夭折’ 被谁“摆一道”(文/张海英);
济南时报:“《工资条例》‘夭折’倒逼收入分配改革提速”;
半岛都市报:“垄断行业一反对,《工资条例》就夭折?”;
众多门户网站也将此文放入当天主页的显著位置,仅举例如下:
新浪网:“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行业反对夭折”;
腾讯网:媒体称工资条例因垄断行业强烈反对而夭折;
腾讯财经:“垄断不是工资条例难产的理由”(专辑);
新华网:(主页标题的记录笔者不慎丢失);
人民网:“红会去行政化遇阻与工资条例夭折”;
中国青年网:“《工资条例》夭折,谁是幕后黑手”(文/白东河);
光明网:“垄断行业何以能作祟于《工资条例》”(文/光明网评论员);
大河网:“《工资条例》被‘夭折’时公众为何缺席? ”;
南海网:“博弈平台失衡,《工资条例》难逃夭折宿命”(文/枫苑斋);
红网:“《工资条例》夭折,利益坚冰待破”(文/于文军)。
面对如此强大、密集的舆论攻势,一时间国企沦为过街老鼠。
以上例子全部为笔者从百度搜索而得,肯定不全面。通过索文所引发的这场舆论风波,至少可以让我们发现中国媒体界存在如下现象。
第一,媒体的编辑与记者,在进行歪曲或不实报道的时候非常娴熟。
第二,国企负面新闻众多,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刻意制造的结果。
第三,不管是传统媒体如报纸还是新兴网络媒体的编辑或记者,他们的立场观点都非常一致。
第四,众多媒体不仅立场观点一致,而且行动一致。
第五,基于以上几条,目前国内众多媒体,可以做到通过歪曲报道来宣扬自己的立场观点,制造舆论热点话题,对大众进行信息操纵和误导,并向官方决策施加强大压力。
顺便交代一下,2011年8月就《工资条例》难产,大量媒体曾予以报道,其中多数一般都是将私企与国企共同列为反对者,读者们在网上搜索一下即可得知。至于国企是否真的反对《工资条例》以及在何处、何种程度上反对,在此就不予以评论了。而现实当中,许多国企的反对者,反倒常常是提高人民收入的反对者,如陈志武教授就是个中典型。对此,笔者也不展开讨论了。
中国经营网刊登该报记者索寒雪的文章《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不‘绕行’垄断行业》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