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国:中国制造业唱不衰

金融 2012-12-20 13:18        

进入2012年下半年后,各路媒体关于中国制造业风光不再、即将失去世界工厂地位的报道不绝于耳。比如,8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社论《中国经济未来着陆点在哪里》;8月20日,中国经营报《中国已在新一轮竞争中失了先手》;9月5日,上海证券报《中国制造业“未强先衰”的悲哀》;9月5日,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专辑《中国制造:这张国际面孔在流泪》;9月19日,南方都市报《中国制造业优势趋弱》;9月26日,腾讯“财经观察”专辑《富士康骚乱折射中国制造业之殇》(光看“殇”字,文章的内容就可想而知了);9月27日,南方周末《一些转投东南亚 一些回流美国——中国制造业两头失血》,等等。

这类报道数量虽如过江之鲫,但是内容或其理论依据却大同小异,不外乎两条:第一条,美国牛得很,比如即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二条,中国差得很:只依赖廉价劳动力,只会搞血汗工厂,没有其他技术优势,没有创新能力,现在劳动力成本一上升,不完蛋才怪呢。比如12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文章《苹果“回流”中国制造业是否会空心化》就称:“为外界津津乐道的中国制造,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术和尖端的产品,而是廉价的劳动力和低端的加工配套设备。……中国的科技企业,近年来虽然不断成长壮大,在国际市场上也开始小有名气,但其产品始终是凭借以量取胜的法宝,在中低端市场徘徊。”

看到这样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我也不由得忧心忡忡。不过当我看到12月9日章家敦先生在福布斯杂志网发表文章《让开,密歇根,中国是世界下一个“生锈地带”》,也断言中国制造业即将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我立即感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坚信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是肯定不会被撼动的。为什么?因为过去十年间,章家敦先生关于中国的每一次预言都失败了,这一次凭什么就能说中呢?早在2001年7月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中,章先生就有以下预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而不是之后!”到了2008年,果真有个大国的经济濒于崩溃了,不过这个大国不是中国,而是爆发了金融危机的美国。

2011年章家敦先生曾断定中国将因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不抵债而爆发危机(见2011-4-20考消息刊登的“要警惕中国央行的违约风险”),可惜的是,一年多过去了,中国的银行还没有表现出将要崩溃的迹象。今年10月2日,章家敦先生又断言中国“国内消费目前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章先生说这番话的时候正是中国的国庆黄金周,中国消费者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表现出旺盛的需求。既然章家敦先生以最失败的预言家而著称,那么依据经验,我自然应该相信跟章先生相反的观点了。这就是我突然间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变为乐观的原因。

玩笑归玩笑,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章先生的观点为什么靠不住吧。章先生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仅仅在于“劳动力密集型”,而他的夫人去沃尔玛超市时却发现,现在很少再看到中国生产的牛仔裤、内衣、睡衣、衬衫、鞋子等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了,于是乎章家敦先生断定中国的工业带将急速没落沦为“生锈地带”。

每每看到这些人在中国制造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划等号,我就有恍如隔世之感,这些人好像还生活在20年之前。去年笔者就指出,中国制造业早已告别了“靠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380”的时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已不再占有主要地位。遗憾的是,章家敦先生的同道者当前在中国为数甚多,他们因阿迪达斯和耐克将不少工厂迁出中国搬到越南就断言中国制造业已走入绝境。不过在笔者看来,事实正好相反,阿迪达斯与耐克搬离中国,不是中国制造业的衰败的象征,而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成功的象征。由于中国资本密集型的或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兴起,阿迪达斯和耐克加工厂这样的“血汗工厂”不论对中国的老板来说,还是对中国的工人来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曾在中国的制造业和出口当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产品。不过,这一地位仅仅维持了不足十年,到1995年就被机电产品取代,此后机电产品在整个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03年已经过半,目前则已占五分之三。而在机电产品中,高科技产品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超过了一半。2006年,中国就已经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就等于中国制造的印象还统治着大多数人的大脑,但是2012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七大类产品合在一起,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勉强达到五分之一。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