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新东方”是应试教育典型

热点 2014-10-06 11:20        

一年一度的高考将至,一则报道引起很多议论。据报道,今年在山东等省,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高考的报名人数开始下降。据说,有些地方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10%。虽然专家们对这个现象有多种解释,讲的也挺有道理,但是,中国当前的教育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议论。巧得很,前几天参加一个会,一批专家在讨论中国教育改革问题,其中有真知灼见,也有观念混乱。

说起中国当前的教育,人们都能说出很多意见,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具体怎么改,大家见仁见智。在各种意见中,应试教育是一个大问题,教育市场化也常常被某些人提起。在这次会议上,有一位专家比较支持教育市场化,并且还举例说,“新东方”就是教育市场化成功的一个典型。我发现,这样的专家脑子有点混乱,因此,必须说说“新东方”这件事。

一般都认为,应试教育是不可取,弊病很多,教育改革的对象之一,就是应试教育。然而,专家认为教育市场化可以改变应试教育,还以“新东方”为例,事实上,这种言论正好说明了专家的头脑混乱。“新东方”为什么会兴旺?“新东方”靠什么兴旺?“新东方”的兴旺,恰恰就是应试教育。“新东方”的兴旺,从根本上说,有好的一面,这就是在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潮流下,通过学习语言而达到学习其他内容的目的。但是,“新东方”的兴旺,也体现了不好的方面。

第一,“新东方”的兴旺体现了一种隐蔽的“等级社会”的现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西方国家就是世界上的高等阶层,学习外语对于很多人来说,无非是想改变身为中国人的“低等身份”,有朝一日换成手拿绿卡的世界高等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东方”的兴旺,在一定程度上,是崇洋媚外的结果。第二,“新东方”的兴旺,就是它能够让很多中国年轻人,通过掌握考试技巧,在托福、GRE、雅思等等各种考试中获得高分。因此,“新东方”市场化成功的前提,恰恰是强化了应试教育,恰恰是依靠在应试教育的身上。只不过,这个应试教育,是针对外国门槛的应试教育。当我们反对国内应试教育的时候,为何迎合国外应试教育的模式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榜样?“新东方”的例子,实际上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靠市场化,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状况,反而只能使应试教育更加强化。

应试教育与市场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商品的市场化,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标准化和计量化。比方说重量、成分比例、质量控制等等。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产品是学生,学生是优秀还是不良,恰恰是无法标准化、无法计量化的。如果要把教育市场化,其市场化的成果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可,唯一的办法就是教育成果标准化,换句话说,就必须用分数之类的东西,把学生变成可计量化的“产品”。

教育的根本在于树立一个原则,比方说,要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原则在普通市场化商品中的体现,也只是一些道德化的原则。例如,美国政府对于药品最早的质量原则是:无害的。很多年以后,美国政府才承认,药品仅仅是“无害的”,造成了大量对消费者的欺诈,于是,美国增加了一条原则:药品还应该是有效的。教育的原则,应该也只是类似这样的大原则。至于商品市场化的具体标准,是不能简单照搬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的最终标准、唯一标准。教育唯一可以衡量的具体标准,大概只有分数之类的东西,一旦要遵循市场的标准化、计量化、批量化,教育只能成为应试教育。

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有很大的偏见。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民间私立学校的创办者,从来都不搞应试教育,而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将学生培养成适合自己才能的人才。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教育有一定的应试教育色彩,但是,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第一,科举并不完全是分数决定一切的应试教育。比方说皇帝的殿试,状元、榜眼、探花的排名,其实并不靠分数,而是有较大的随机性。第二,中国传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科举,在大量的手工业和科技领域,知识的传承始终存在,与科举并无多大关系,这类教育呈现很自由的状态。比方说,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时期之一,而宋朝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成长,大都在科举之外。再比如,明朝的《天工开物》、《本草纲目》,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都与科举无关。再比如,中国历史上的“举贤用能”,哪个是根据分数的?

以上事例说明,中国古代的教育,并不仅仅只有科举这一项内容。因此,把应试教育当成中国人一贯的传统,是完全错误的。应试教育在当今中国出现,并成为顽疾,是不恰当地抛弃传统,并与西方标准化方式相结合的产物。例如,中国传统教育主张“德才兼备”,而西方教育只重才,中国传统教育“德在先”的优良方式,在西方文化的侵袭下,已经被放弃了,只剩下“才”。而所谓的“才”,比方说数学知识,就很容易成为用分数来衡量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在中国畸形地出现,一方面是错误地彻底抛弃传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在现代技能上试图奋起直追西方的结果。实事求是说,应试教育更多是来自于西方的技能教育,例如体育。它是西方社会引进了中国古代的考试方式,又与西方工业社会标准化、计量化、批量化方式相结合的结果。只不过现在西方在某些方面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后果,已经朝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方向有所改进。而中国的教育还跟在西方的老路上,看不到自己教育传统的优秀性。一句话,中国当前遭人诟病的应试教育,是放弃自己传统,错误学习西方的结果。

所以,要改变中国当前应试教育的不良局面,靠市场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国家政府依然应该在教育中发挥作用,但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应该与现在向西方靠拢的方式不一样,而更应该向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靠拢。这并不是说教育市场化一点用处都没有。对于一些比较纯粹的技能教育,市场化还是有用的。比方说,厨师、车工、会计、打字等等(古代的打算盘),这种技能教育的成果,比较容易用标准化的方式来衡量,市场化也就是可行的。

中国未来的教育状态,比较合理的应该是,国家政府主导的教育,要树立适合社会健康的大原则,并且在国家发展的预期上,对教育的方向做出政策调整。同时,教育要分层次,把教育市场化作为辅助手段,尤其在技能教育上,发挥社会的作用,不用政府大包大揽。而很多技能教育,还应该加强应试教育。比方说,驾校不搞应试教育,还会有学生吗?让驾校搞什么素质教育,学开车的同时,还要学文学艺术,不是太奇怪了吗?关于中国的教育,可说的话题很多。实在是因为听到某些专家头脑混乱的言论,忍不住要多嘴。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责任编辑:郭守礼
来源: 四月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