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宋鲁郑之《中国制度何以优于西方》

热点 2012-11-09 07:29        

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的崛起被视为当代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近日旅法著名学者宋鲁郑以独特视角,推出《中国能赢——中国的制度模式何以优于西方》。对于海外华人而言,经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能从比较和发展的角度落笔,犹如庖丁解牛,切中要害。本书作者在法国生活多年,投笔于此,也算是继承了这一传统。

在进行东西方制度对比时,书中提到西方的制度至少有两个难以解决的困境。一是西方的政策受制于普通的选民。选民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对于事关长远、全局甚至全球的事务并不关心,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二是西方的政治受制于财团。别看最后是选民在进行投票,实际上投票开始前,资本已经进行了“初选”。

在论及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时,作者说,西方是定期的换人换党,中国是定期的换人但不换党,阿拉伯世界既不换人也不换党。“从目前看,中国的模式表现最佳。原因在于,一个制度要想良好地运转,不仅要具有灵活性,还要具有延续性。西方的制度模式有灵活性,但缺乏延续性,往往随着新政府的建立而出现大幅度的改变。阿拉伯世界虽然有连续性,但缺乏灵活性,最后制度必然走向僵化。”

在谈及中国政治人才的培养,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高端政治精英,必须要有足够的基层历练,可以说能力是最主要的标准。但在民主社会中,影响选举的因素众多,如宗教信仰、性别、种族、形象、是否会作秀和演讲才能如何、是否有足够的金钱支持以及政治裙带,但最重要的能力却被边缘化。

在比较中西方制度后,人们难免会问:什么是理想的制度?

在本书作者看来,制度就是制度,是为了适应人类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不应当将之道德化、神圣化。衡量一个制度成功与否,还在于它是否能解决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是否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稳定。

不容否认,中国虽然重新成为世界性大国,但也是情况最为复杂、内部矛盾最多、制度建设最为欠缺的大国。这都是中国进一步崛起的挑战和目标。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但同时,也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制度充满信心。

东西方对比,在不同的国情和环境下,中国的制度模式究竟具有何种优势,请走进此书,一窥究竟。

作者白玛丽,欧盟驻华代表团一等参赞。

责任编辑:godstear4u
来源: 四月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