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非常感谢大家周末前来参加《中国能赢》的签售活动。我们都知道这个月非常特殊,分别代表东西方不同模式的全球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进行了权力的交替或者竞争。这无形中也成了两大制度模式的对比。
中美制度不同,那么什么是衡量制度优劣的标准呢?现在基本有三种模式。一是贴标签。就如同文革时贴“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标签一样。二是以权力产生的程序为标准。认为只有经过西方这种一人一票才是好的制度。三是以结果为标准。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只有推动国家进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才是好的制度。即:良政或劣政。
如果从中国的标准出发,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制度模式虽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但其表现毫无疑问要远远优于西方。今天的美国----当然还有欧盟,面临的是经济危机,财政悬崖,高赤字,高债务,高失业率。而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外汇储备全球第一,是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大力量。
那么具体而言,中国的制度优势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一共总结了六点,供大家参考。
规划长远
中国一党制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制订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不受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的影响。在欧洲,当英国、法国的左派和右派政党上台之后,国家发展政策立即改变,要么实行大规模的国有化,要么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
在美国,偏左的民主党执政,一般就采取对福人增税、对财团开刀、对穷人补助的政策,像克林顿时代和奥巴马政府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就是典型的一例。偏右的共和党执政,则采取对福人减税、扶持财团的立场。每一次的摇摆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台湾在两蒋时代,还制订类似于大陆的“六年发展规划”,但民主化之后,就统统不见了。毕竟政党执政只有四年或八年,都是在炒短线,谁还管得了四年或八年以后的事情?
再有印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农民的补贴上升了,但对农业的投资却下降了,农民可能在短期内受益,但长期而言却失去了生产能力,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但是,由于短期分配却可以讨好民众,对政党的选票有利。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印度土地是私有制,可耕地面积全球第一,人均土地面积更是中国的两倍,却解决不了全国的温饱问题,而中国的粮食产量却是印度的两倍。
不仅对内政策处于不确定中,就是外交也同样。小布什时代就极力搞单边主义,到了奥巴马时代就积极主张多边主义。希拉克和施罗德时代,中法、中德关系极佳,但到了萨科奇和默克尔时代则急速逆转。台湾的民进党上台就挑衅大陆,国民党上台就推动两岸交流。这种由于政党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导致经常性的南辕北辙式的一百八十度调整,其严重后果可以想象。
最近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针对70名CEO展开一项调查。当被问及世界上哪些组织最称职可信时,除了他们自己和银行以外,排第三的居然是中国共产党:64%的CEO认可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在应对政治经济挑战方面所做的工作。中共的排名远高于美国总统(得票率为33%)和美国国会(得票率仅为5%)。 令全球CEO佩服的是中国政府制定政策时总能着眼长远。而“美国的问题在于政策都是短期的……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责任编辑:godstear4u
来源:
四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