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湾“大选”国民党惨败:“总统”和“立委”双输,创国民党迁台以来前所未有的纪录。
一个政党败得如此彻底,一般都会认为就是执政党表现太差。比如说2008年民进党惨败,一是最高层贪腐,二是不断挑战大陆,致使两岸关系极为紧张和动荡,民众倍感不安,三是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可是今天的国民党和当年的民进党并不相同。
国民党执政期间,虽然偶有官员腐败,但执政团队整体还是相当廉洁的。两岸关系则处于六十六年来最好时期,每年双方有近一千万人次的往来,双边贸易更高达1300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对台贸易额的总和,顺差高达四百多亿美元。虽然马英九一上台就遭遇美国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危机,未能实现竞选时“六三三”的承诺,但台湾仍然维持住了发展水平,没有倒退。如果和法国的明显下降相比,实属不易。
不仅如此,马英九执政期间,犯罪率下降40%,对台湾“免签”国家也大幅增加。总体而言,国民党再度执政后,表现还是过得去的。然而,何以就被选民以如此方式惩罚呢?
应该说,马英九第一个任期内虽然发生了八八水灾酿成的惨剧,但台湾民众对他的表现还是基本认可的,这也是为什么能够赢得连任的原因。但得票率和“立委”席次已经有明显的下降。这说明对马英九不满的群体在急剧上升。
然而如此明显的信号,国民党显然忽视了。结果在第二任期一开始就出台了油电双涨、年金改革等容易引发普通选民不满的政策,使得马英九的支持率迅速下滑。恰在这时,又出现了一个重大的突发事件:一位即将退伍的士兵洪仲丘被虐待致死,成为全台湾发泄不满的突破口。在没有任何政党直接参与和组织的情况下,台北竟然有二十多万人走向街头!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警讯,马英九对民意仍然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直到他的最大政绩——两岸政策被突如其来的“太阳花运动”所打断。
台湾民意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在第二个任期发生质变。一是因为两岸和平交流的红利并没有更多地惠及百姓;二是随着两岸交流深度和广度的迅速扩大,民众产生了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因为多年以来维持现状一直是台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两岸日益紧密地走在一起令他们疑虑是否过度依赖大陆,是否改变现状。应该说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需要两岸以最大的善意和耐心共同解决。
但国民党显然没有意识到新民意的到来,急于闯关成功,而民进党或者由于对新民意的感知,或者就是为反而反,对服贸协定进行了强烈的阻击。最终,部分民众的疑虑在服贸协定上形成了另一个突破口,“三十秒闯关”事件直接引发了“太阳花运动”。
“太阳花运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当年“九合一选举”的惨败,更成为2016“大选”的先声。
当然,马英九第二个任期还连续发生了食安风波,直接冲击了普通百姓对日常生活的安全感。核四事件也同样重创支持率低迷的国民党。至于莫名期妙的“总统”斗争“立法院长”,更是搞成了一场以马英九落败收场的闹剧,令其威望丧失殆尽。
应该说,对变动的民意缺乏敏感是国民党败选的主要原因。虽然单纯从政策的角度讲,马英九并没有错,其出发点也是好的,也是为了台湾民众的利益。然而,由于没有意识到民意的变化,实际效果则完全相反。
除了对民意的忽视外,马英九最大的一个错误则是没有在上任后利用自己的高支持率立即修改教科书。结果在民进党“台独”课纲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人,都成了国民党的反对者。这也是“太阳花运动”得以出现的时代背景。我在观选时,曾进入设在小学的投票场所,结果发现教室墙壁悬挂的世界地图上,大陆和台湾被标成了中国和台湾。他们从小就被教育成两岸是“一边一国”,那么成长起来后怎么可能认同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呢?怎么会认同国民党执政的正当性呢?
“九合一选举”后,很快就进入“总统”大选季。仓促间担任国民党新主席的朱立伦一年间屡屡犯错,成为国民党败选的第二个原因。
由于“九合一”选举期间早已声明要做满任期,所以决意不参加“大选”的朱立伦第一次推动国民党通过党内民主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然而,在风雨飘摇的特殊时刻、马英九和王金平斗争未息以及国民党一百多年来形成的党文化,党内竟然无一个有实力的大佬报名竞选。结果却是知名度不高、从政经验单一的洪秀柱出线。然而,洪秀柱无法立即实现从“立法委员”到大选候选人的转身,其参选政见的表达形同直率的“立院”议政,影响了一部分中间选民,支持率随之大跌,并威胁到同时举行的“立法委员”选举。也就是此时,看到机会的宋楚瑜决定参选,泛蓝分裂的场面再次上演。
在这种情况下,朱立伦又犯了另一个大错,强行换下洪秀柱,再改由征召的方式自己担任候选人。这种举动,遭到了深蓝民众的强烈反感和反对。虽然他们也没有改投其他政党,而是选择缺席以对,却成为国民党的惨败重要原因之一。此次大选虽然蔡英文大赢朱立伦三百多万票,但投票率却是自1996年首度大选以来最低的,只有66.6%,其689万票也仅仅和马英九连任时支持度明显减少的得票数相当,根本上还是蓝营选民自我放弃,国民党还是败给自己。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朱立伦是一个弱势主席,他在不分区“立委”名单上倍受各派系的制约,结果名单令台湾社会非常失望。而由于仓促换柱上马,在选择副手时也缺乏深思熟虑,所以王如玄一公布,立即被民进党找到“军宅案”的弱点穷追猛打。虽然军宅案并不违法,但却严重伤害了国民党长期最坚定的支持者眷村选民的心,而他们的不投票也成为压倒国民党败选的又一根稻草。
应该说,对变动民意的失察、对社会问题的漠视以及执政党内部的不团结、选举中屡屡出现的重大失误,一切构成了这场风暴。
朱立伦发表长篇败选感言,表示此次败选为国民党提供了“反思”的机会
令人深思的是,一个已经两度丢过政权(一次是在大陆,一次是在2000年)的政党,何以重新执政后仍然没有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调整,以致第三次跌倒?反观大陆不是没有失误和挫折,但总是进行有效的变革,尤其重要的是非常积极地正视、体察和回应民意,甚至几天前习总书记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说什么是民主,在我看来能够有效回应民意就是民主。台湾式民主六十六年来,不管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都在执政后漠视民意,尽管民众可以把他们再度选下去,可是重新执政的国民党仍然是故我无法有效体察民意,虽然民众还是可以在浪费八年后再度进行政党更替,只是能够改变“忽视民意下台——上台后仍然忽视民意再下台”的循环吗?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