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中,右之争的终结——及其后资本主义时代

金融 2015-04-21 14:13        

二战后,左派占据欧洲政治的舞台。战后经济迅速复苏,福利制度急剧扩张,随之膨胀的便是管理福利制度的国家官僚机构。到了1980年代,左派政治难以为继,政治往右转。英国的撒切尔主义是右派政治的象征,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政策。撒切尔主义很快扩展到大部分西欧国家。不过,右派政治也同样产生了很多问题。到了布莱尔的时候,提倡“第三条道路”,既不左、也不右的中间道路。但是,目前无论是左,右还是中都走到了尽头,相互之争已经变得无意义,原因在于语境变了。

其一,左,中,右之争的语境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但是目前在全球化时代,这种封闭的社会体系已经不存在,也就是说争论不过,我可以跑,没有必要与之争论。其二,左,中,右之争都是针对资本主义的不同认识和选择,但是目前问题是资本不投资了,不干了,或者将投资转移到其它国家去,也就是说西方社会事实上已经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如果讲以前的问题是资本的剥削,而现在的问题是没有资本投资,没有资本剥削,没有工作,怎么办?

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是建立在私人投资基础上的,而私人投资是建立在利润驱动基础上的,没有预期利润就没有私人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经济就衰退,经济衰退,社会矛盾就会激化。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成本在不断提高,预期利润在不断下降,由此结果是私人投资的停滞,显然这是现代经济与社会陷入困境的根源。

美国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我们所了解的世界的终结:21世纪的社会科学”中指出现代资本主义体系正在受到一种结构性的制约,人们已经不再能够驾驭,而这种结构性的制约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全世界的非农村化的结果,这是非常超前的现象,将可能在今后的25年中大体完成。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成本在全部创造价值中的比重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二是成本外化的长期后果,这导致了生态的枯竭,这就使投入到全部创造价值中的百分比上升。三是世界民主化的结果,它对公共开支不断提出更大需求,用在教育,卫生保健和终身收入的保障上,这就使税收开支在全部创造价值中的百分比上升。以上三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大规模的长期的对生产利润的结构性压缩,而且使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赢利。由于资本的无限积累是定义资本主义作为历史体系的特征,但是以上三种制约使这一体系的最初动力不再起作用,所以资本主义面临结构性的危机。

根据工资铁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不可能绝对提高,不平等与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但是从资本主义发展来看,实际平均工资水平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占生产成本比例是不断提高的,其原因一是由于工人的政治觉醒与不断斗争。二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一条改良主义道路以避免革命的爆发,所以马克思与列宁预测的无产阶级革命并没有最终发生。三是资本家认识到如果生产汽车的工人买不起汽车,那么我生产汽车买给谁呢?他们认识到通过提高工资可以增加社会购买力,扩大内需。但是目前问题是工资上涨了,利润下降了,没有利润,资本家也就失去了资本积累的基础与投资的兴趣,或者他们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工资低的国家去,由此结果自然是不仅高工资难以维持,而且失业率居高不下。

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瓶颈来自于成本外化与环境的制约,发展总是有代价的,如果代价大于发展的好处,那么这种发展就到了极限,或者说这种发展事实上是一种破坏。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明出一种无污染的发展方式,那么在现有的情况下,就存在由谁来承担环境污染的成本问题,是成本外化,让政府与社会承担还是应该成本内化,让企业公司承担。如果是前者,就要大幅度增加纳税,如果是后者,那么就会加大公司的利润压力,构成对资本积累的制约,最终结果往往是公司将工厂从城市转移到城市边缘,从城市边缘转移到农村,从农村再转移到欠发达国家。

对资本主义的最后一击来自于资本主义体制内政府功能的扩大与税收的不断增加。小政府,大市场这是资本主义的特征,但是从资本主义发展来看政府的功能不是缩小而是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福利国家的产生,政府已经俨然成为社会的保姆。而政府功能的扩大意味税收的提高,因为政府不是生产性机构,它没有钱,要钱就要增加税收。那么,政府能够向谁征得税收呢?只能是富人,因为穷人本来就没有钱。但是,政府向富人征税,在达到一定水平时自然会严重影响进行资本积累的能力,税收增加,利润下降。对此富人往往选择逃税或者选择一走了之,于是政府不得不把眼光再转向那些留下来的富人与公司,直至最后一个富人。

显然,现代经济与社会危机不是经济发展中的危机,而是资本积累中的危机, 不是由于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而是由于资本的贫困化。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空间不断收窄,由此结果是私人投资的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停滞与衰退。那么,对此如何应对呢?

其一,无非是降低成本,降低税收,降低工资,以提升预期利润空间,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的回归,创造就业,因为低工资,差工作显然比没有工作好。其二,就是推动创新,提供劳动生产率,因为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升显然也是不可持续的。其三,就是启动公共投资,从长期来看预期利润不可避免地将表现为递减的趋势,由此私人投资将越来越趋于不稳定,唯一的方法只能是以公共投资填补私人投资的不足,转换生产方式,对此别无选择。因为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只有分配,没有生产显然是不可行的。

事实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自由主义理论以及后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熊彼特的分析,他们预见到并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创造财富,它的驱动力就是不断追求利润,但是一旦利润趋于零,资本主义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私人投资将被代之以公共投资。因为利润如果为零,私人资本就不会再投资。资本主义会消亡吗?会的,因为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在于利润,所以如果利润不断地递减或者为零,资本主义就会消亡,“这时或多或少会出现静止的状态,本质上属于一个进化过程的资本主义将逐渐萎缩衰退。这时,企业家会无所事事,他们会发现自己处于与完全确保和平社会的将军们一样的地位。靠利润与利息为生的资产者阶层将走向消失,一种非常清醒型的社会主义就可能自动出现。”这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对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一段描述。并且由此认为尽管与马克思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就结果来讲却是殊途同归。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四月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