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人民日报欠马兰村的人命何时还?

热点 2015-07-01 11:27        

MAIN201504131202439376503319040

马兰村

1

先说几句跟毛泽东有关的。69年前的今天,即1946年7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亲笔题写了“人民日报”报头,这是毛泽东第一次题写“人民日报”,两年后,即在1948年6月15日,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使用的是毛泽东第二次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头,也就是现在那个全国人民都认识的极度神采飞扬的四字报头。

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在北平(北京)发行《人民日报(北平版)》,3月15日,该报由河北省平山县里庄迁至北平出版,1949年8月1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由代中共中央机关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这个身份一直沿续至今。

也就是说,现在的《人民日报》当初是由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与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的前身,则还要追溯到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出版的《抗敌报》,《抗敌报》先由晋察冀军区出版,在1938年8月改由晋察冀边区出版,成了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到1941年11月,《抗敌报》更名为《晋察冀日报》,中共的媒体奇才邓拓一直任其社长兼总编辑;至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村发表了《终刊启事》――第二天,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出版,并开始使用毛泽东第二次题写的报头。 

2

再来说说关于《晋察冀日报》的另一个故事。

话说,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当年由于它四面环山,远离官道,利于游击和隐蔽,所以,1939年3月《抗敌报》社就转移到了这里。

1943年夏,日本军队为全面占领中国华北,在秋冬两季集结20万重兵,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各根据地展开全面“扫荡”,其时《抗敌报》已更名为《晋察冀日报》,并从1937年12月11日创刊时的只有8个人发展为一支机构庞大的新闻队伍,而且该报因处于中共抗日的最前线,而对全中国的抗战都有着巨大影响,所以,该报也成为本次鬼子“扫荡”的重点中的重点。

1943年9月,日军进攻到马兰村,《晋察冀日报》报社和马兰村的村民们第一时间安全转移到了深山里,就在报社人员安全撤离马兰村后4个小时,数百名日军侵入马兰村开始搜寻报社,结果扑空;但不想,当已转移到山上的村民以为日军已经离开,纷纷下山时,却遭遇了日军埋伏,鬼子在马兰村里先是杀害了两名当地村民,为了钓出《晋察冀日报》,他们把剩下的村民和来马兰村逃难的他村村民一起押到了离马兰村不远的下庄村,以给《晋察冀日报》社制造日军撤走的假像,并在下庄村继续用残忍手段杀害了17名马兰村村民,但自始至终,马兰村的村民们都咬紧牙关,没有供出报社人员在哪里;在这次扫荡中,除了马兰村的19位乡亲,还有11名报社人员也不幸牺牲。

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在懂事之后,从父亲和村民的口中,听说过那19位掩护报社时牺牲的村民死时的惨状,鬼子将其中一个村民的脖子整个拧断,脸被拧到完向朝后,看起来既表情狰狞又似在笑――这,就是当时震惊华北的“马兰村惨案”。

试想,如果当时若没有马兰村老百姓的誓死保守秘密,邓拓及机构庞大的《晋察冀日报》社很可能就被集体连窝端掉了,能否还会有现在的《人民日报》?若单单从这个意义上说,1943年为此而牺牲的19位马兰村村民,他们的意义甚至远远超过毛泽东两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但至少,现在的《人民日报》不管好赖,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仍把毛泽东题写的报头天天扛在肩上,同时,我想问问,它(抽像的《人民日报》)和他们(具像的《人民日报》的同仁们)是否一直为1943年替你们这张报纸而死的那19位村民留了一块真诚的怀念之地?尤其是那位头颅完全被拧到背后的村民的狰狞而又似笑的面目!这是我在CCTV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中看到的一个故事,有感而发。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微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