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对于文艺工作者的吐槽往往被网络放大,他们想必也早有准备,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估计会被唾沫淹死。恰如有些经济学家每年都宣布“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一样,许多网络评论家们每年也都宣布“今年的文艺作品最难看”。但是,中国经济还是在发展,文艺工作者也还要继续创作下去。
文艺是干什么的?虽然有些艺术家自认为文艺是创造思想的,我认为这种想法有点托大了。文艺从根本上说就是包装和推销思想的。说“娱乐让政治走开”,那都是骗傻子的狡猾,无非是叫你的政治走开,他的政治要来。当今世界,除了以美国为代表的那套“普世”思想话语系统,还有哪个可以与之抗衡?也许,IS算一个。但这不是我们要的答案。
当今中国,中国共产党自身将近100年的历史在很多节点上都被各方势力故意搞成众说纷纭,如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有更广泛的一致基础,但是,在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传统其实大相径庭。
“中国特色”实际上面临一个最严峻的问题:我们在思想理论层面,对于中国现实的解释力完全不够。在这种局面下,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如何是好?他们该表达哪种思想?我们看到,他们要么成了仁波切的拥趸,要么成了耶稣的信徒。说得难听点,这就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对于中国思想学术界的不屑。
几十年来,文艺市场化成了思想理论混乱的遮羞布,这块遮羞布同时又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普世价值”思想体系发起全面渗透的掩护。于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一定程度上都成为诺贝尔、好莱坞、奥斯卡、百老汇、金色大厅的俘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出入佛寺、教堂,我甚至认为是不愿向“普世价值”投降的一次悲壮的抵抗。
中国的学术思想界,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你们提供过多少思想养分?
中共十八大以后明确要求从政治上端正立场。这个试图结束思想混乱的举动如今终于清晰地体现出来,我认为,这个方向感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必须肯定这一方向感。前几年,一些文艺工作者表态支持《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果遭到舆论媒体的群殴,就是因为群殴者发现了中国重新树立思想标杆的意图。难道,因为这种痛骂和群殴,我们连明确这种方向感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毛泽东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
当然,在方向感之下,我们的确可以讨论艺术表现手段,但我们也应该面对现实。当今中国,找一个手艺好的导演很难,找一个三观正的导演更难,找一个手艺好且三观正的导演更是难上加难。
几十年来,在文艺市场化的遮羞布和挂羊头卖狗肉的幡子下,文艺工作者绝大部分已经被金钱拐走了。各类艺术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还有几个是按照《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来选拔、培养人才的?毛泽东曾经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说的是人才,过去叫做“又红又专”,再以前叫做“德才兼备”。红,已经多少年不说了?偶尔说一次,都不适应了吧?德,已经被经济学家、法学家彻底糟蹋了。即便拿出来说一说,对于德的内容,也从夫妻私房话一直吵到联合国。如今,有多少中国文艺工作者捧着“德艺双馨”的锦旗而同床异梦?
有一种观点认为,某些文艺工作者以及当今中国思想舆论领域的某些现象都是“高级黑”,我认为这种说法基本不成立。
执“高级黑”观点的人大致是得了阴谋论的真传,面对复杂的中国现象,犯了思想懒惰的病,甚至是用“高级黑”这样的托词粉饰了自己思想的疲软。当中国崛起的现实需要思想理论支撑的时候,当“中国梦”急切需要“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中国的学术思想界都做了些什么?在这个学术理论像中国男足一样的时代,中国文艺如果达不到中国女足的高度,从事思想理论的知识分子居然还抱怨文艺工作者,实在是有点滑稽。
文艺工作者如果是巧妇,中国的教授专家们给过“米”吗?文艺工作者如果是大厨,中国的思想理论工作者给过新鲜的食材吗?我们可以说“来自人民”这样的轻飘话,但人民已经被舶来的文艺市场洗脑了,不是吗?
一位明确坚持党的领导的新闻学院院长曾经说:他担心他的学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为,当今中国名义上的媒体市场化,实际上已经被另一种政治占领。在文艺领域也一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此,部分文艺工作者能够坚定立场,端正思想,不怕痛骂、亮明态度,我觉得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此外,如果有关部门能看到“道与器”、“质与文”的关系,看到西化文化市场的真髓,看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艰巨,那更善莫大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帅
来源:
四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