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乐源于情感灌输 学习就该有意思

教育 2016-12-22 14:33        

学校被看成冶炼思想与方法的熔炉,社会万象缩聚之地,但现今教育俨然只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代名词。但笔者认为,教会学生体悟知识里蕴含的情感,更甚于知识本身。

传统老师往往喜欢灌输学生一个观念--“刻苦读书”,一开始就在学习里揉进了苦味。但学习从来就不应该苦,它是快乐的,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它涵盖范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小到一叶扁舟、古今中外无不包括在课程之中,学习应该是“有意思”的。

教育变成纯粹的职业技能训练,是严重的误区。古人云“教学相长”,师生在教学中彼此启发、彼此促进。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一名教师能与学生深层沟通,共同感受和谐、默契、轻松、愉快,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成绩已经无须担心。

教育这个行业也应拥抱互联网思维,教师也需创业精神、满怀激情去教学。相对学校教师,网校教师能更好地把激情和教学融会贯通。学而思网校的教育理念“学习有意思”就更强调趣味性。人们总想知道,它为什么既帮学生提升成绩、又让学生那么快乐呢?因为他们有“有意思的老师、有意思的课程、有精心设计丰富有趣的多媒体互动课程、实时在线的互动教学、图文并茂的随堂讲义、科学全面的学业测评”让孩子们的学习体验富有成就感,不去逼迫,更不把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在学生身上。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对感兴趣的事物伴有血液循环的亢奋,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营养,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调动起来,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兴趣具有指向性、情感性和动作性,能够引起高度注意和饱满热情,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当今中小学的教学科研,并不仅是研究如何提高应试能力,更应该在课堂氛围、互动手段上下功夫。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指出,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的乐趣,是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认识。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才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引出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不仅对受教育者,对老师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财富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