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高职”如何成为立交桥?

教育 2016-12-16 10:27        

任何一项好的改革都需要公众尤其是当事方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否则,立交桥也可能修成断头路或者变成烂尾桥。前不久,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一句“要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的话立刻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考查这些热议,归纳一下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高校转高职大方向是对的;二是一下子就是600多所,是不是急功近利了点?三则,这项改革该不该由行政部门推动?四则,600多所学校都包括哪些?是转向职业教育还是转向实用性教育?即使是前者,所涉及的师资、课程、教育模式等这些都具备了吗?五则学生不买账咋办?等等。

综合起来看,质疑者多而击节者少,至于积极响应者更是寥寥了。如此的结果,难免让人对此政策的执行能否到位感到担忧,但从另一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动员公众参与、各方献计献策、进行民主科学决策的好机会呢?

有学者说,高校转高职,作为一项战略决策,主要是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同质化严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提出的,同时也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矛盾的需要。为此,早在今年2月,国务院就首次明确,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就意味着,转型是大势所趋,不论阻力多大、前景如何不乐观,恐怕都是势在必然。

问题就在于,以上的质疑声也大都从教育的自身特点出发,也都有其道理。一些声音还来自此次改革的当事者,而改革的顺利推进,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要想成功几乎没有可能。而且,转型改革也确实面临诸如师资、课程、育人模式等具体问题,如果决策部门不能在这些关键环节上与事关方达成共识,乃至不能取得公众的参与理解,不仅取得预期的效果可疑,适得其反也未可知。

以师资为例,一位曾参与关于应用技术型大学、地方高校转型等课题研究的学者指出,最根本的还是师资,不仅“普通本科高校的师资不具备,就是近十年来新建的一些本科高职院校,师资素质也是不够的。很多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也缺乏实践的经验。”那么,能否探索出一套“由政府牵头,推动高校和企业合作,既为这些老师提供实践场所,同时,也为企业中的优秀技工到学校兼职的模式呢?”

其他诸如,600所高校是一次性转变还是分批次试点、成熟一批转变一批?政府决策部门的职能定位是牵头、提供服务还是行政命令、强行推进?等等这些问题,表面看起来只是涉及此次高校变高职的转型问题,实则决定着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领域如何定位和发展、决定着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定位自身的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改革从来无小事,改革遭受质疑也并不全然是坏事。对于牵涉教育布局以及各方利益调整的大的改革,即使方向正确,具体环节和步骤最好还是要集思广益、先来一次凝聚共识的讨论为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