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让科技“千里马”跑出“加速度”

科技 2019-03-14 09:06        

94cad1c8a786c917cc5b63374af3f1cb3ac757b2.jpeg

迁安市迁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生产3D玻璃盖板。近年来,该市吸引更多的京津科技成果到迁安转化孵化,推动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资料片) 记者赵杰摄

“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关于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在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中引起共鸣。

当前,河北正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动能尚未形成强大支撑的难题。破解难题,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继续实施科技倍增计划,以企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更宽松、优惠的人才政策,让更多科技“千里马”跑出河北创新“加速度”。

● 借力“智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过时了吗?

“当然没有!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佐斩钉截铁地说。

答案背后的底气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成长经历。在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铝车轮生产车间里,从熔炼、铸造、热处理、加工到涂装,随处可见各类机器设备大展身手,却很少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我们早在2014年就开始谋划并大力推动‘智造’升级。”徐佐代表介绍,到目前,企业已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中设备的自主感知、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和自我优化,智能制造水平领先行业5至10年。

“中信戴卡的经验值得借鉴。”代表委员们认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企业应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这为我省加快由“河北制造”向“河北创造”跃升指明了路径。

去年11月,被誉为“国内工业设计行业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全国参与范围最广”的2018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在武汉举行,35家河北企业携50余件展品亮相展会。

这次展会上,中车唐车的“工业化平台动车组”终评成绩位列第一,摘得了2018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据介绍,该款产品为双层设计,不仅能跑出350公里的时速,还能实现多种功能,如用作航空头等舱、团队出行、家庭旅游,或者用于开行东方列车等,单位能耗下降,乘坐人数显著增加。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可探索的空间巨大。”在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看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最终要以需求为牵引,应深化这一技术在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引导重点领域、行业、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培植发展融合应用生态。”

● 壮大新主体,加速新兴产业“增量崛起”

2018年我省创新主体实现高强度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1800家、总数突破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超1万家——这是近日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发布的一组新数据。

统计显示,2017年至2018年两年间,全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是此前历史总和的1.5倍,增速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9.5%。

“企业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重塑经济新结构,就必须培育全新的市场主体。”崔海霞代表说,“近年来,东旭集团、中车唐车公司、君乐宝乳业等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快速成长。但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我省依然存在,新动能尚未形成强大支撑。”

如何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量崛起”?我省代表委员提出,应在打造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平台建设和配套能力提升上进行强化。

春节假期刚过,衡水绿能嘉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伟就从北京来到衡水创新港,抓紧指挥工人生产新研发的“取暖画”。据介绍,这是将石墨烯纤维发热板与装饰画创新结合研发的一种新型取暖产品,截至目前,一期生产基地已经投产运营,二期项目的厂房正在创新港西侧拔地而起。

“近年来,衡水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了‘一谷一港一中心’三大平台,即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的衡水科技谷,与中关村海淀科创园、丰台科技园合作建设的衡水创新港,以衡水千人发展研究院和中关村天合(衡水)科转交易中心为支撑,建设的衡水科创中心。”崔海霞代表说,借助这三大平台,该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本地中小企业厚植发展提供了动力。

衡水的实践,是全省的缩影。2018年,我省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99家,总数达654家。以大数据与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先进环保等10个重点领域为主攻方向,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河北。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增效,我省代表委员建议,应聚集省内外产学研资源,搭建多元共建、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创新平台,全面提高从技术研发到孵化转化的综合创新能力。

● 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段关于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阐述,成了我省众多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

“报告里特别提到,‘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于我们这些科研人员来说,深感重任在肩。”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燕山大学副校长张福成说。

基础研究为何如此重要?

张福成委员举了一个例子:轴承是工业制造的核心零部件,我国轴承市场规模大概每年有1800亿元,但因材料问题,高端轴承制造一直被世界工业强国垄断。瞄准目标,他带领团队一路攻坚克难,首先对纳米贝氏体钢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终于成功突破了纳米贝氏体钢制造中的多项技术难题,打造出我国第二代贝氏体轴承。

“搞研究的人都喜欢用数据说话,就拿我们发明的‘超高强韧渗碳和高碳纳米贝氏体轴承钢及其制造技术’来说,自被洛轴、瓦轴和天马等著名轴承企业采用后,其生产的轴承使用寿命都提高了50%以上。”在张福成委员看来,基础研究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催生了大量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才能形成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竞争力的重要科技成果,让创新真正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但当前,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还存在相互脱节、融合不够,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与市场结合度不够等问题,部分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不高、闭门造车等现象依然存在。

破除沉疴,如何调动更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应探索适应科技人才研究的环境、条件,建立具有创新活力与相互竞争的管理机制。例如,可将高端人才列入政府组织管理系列,并根据工作需要实施调整,容许人才流动,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等,直击项目经费使用长期存在的痛点,非常具有针对性,将大大激发科研活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