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忠堂》举办专家研讨会,华商风骨打造商人典范

随谈 2018-08-03 14:12        

​​来源:影视头条

7月29日,由作家、编剧朱秀海创作,路奇执导,孟凡耀担任总制片人,张博、童瑶、乔欣、潘虹、黄觉、周航、马晓伟、方子哥、丁海峰、王洛勇等联袂主演的年代大剧《诚忠堂》在北京举办了专家研讨会。

作为一部晋商题材巨制,该剧讲述了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张博饰)在辛亥革命的时代风云中以商救国的传奇故事。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诚忠堂》的晋商题材、人物品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赞其突破晋商题材形式,为当代商人树标杆,弘扬家国大义,极具现实影响力。



晋商故事 年代剧新突破


2018年,现实题材以反映社会问题、引起情感共鸣的优势火爆荧屏,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然而,随着现实题材剧的增多,同质化现象明显,观众审美疲劳。而《诚忠堂》另辟蹊径,以晋商题材为突破口。不同于以往,该剧重在突出乔映霁主动改制、以商救国的家国情怀,成为晋商题材的新突破。


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衡量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者事件,最重要的标准不是看它守住了原来已经有的多少东西,而是看它增添了多少前人没有创造的东西”。无疑,《诚忠堂》就是这样的存在。

李准


提到晋商,更多人的关注点是晋商的历史和成就,而《诚忠堂》则侧重金融体制改革及改革阵痛,抛弃“商人重利轻别离”的传统,上升到民族精神层面。


李准强调:“《诚忠堂》在商业题材,特别是在金融题材上,第一次突出近代以来中国的金融业。传统的票号业在新的历史形势逼迫之下,在外国银行的压迫之下,自觉半自觉地实行中国金融体制的现代转型。此前没有任何一部影视剧能够这样写,这是一个很大的开拓。”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认为:“以往晋商题材的剧,没有真正融入到整个社会时代当中,而《诚忠堂》则把晋商的故事,真正地放到了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剧变和阵痛的强大政治社会背景下去表现,波及到这样一个传统的大家族,波及到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或者家族的事业。”



华商风骨 打造商人典范


《诚忠堂》在晋商题材上的突破,提升了该剧的格调,而战争年代下的人物展现更具时代魅力。


辛亥革命时期,商人乔映霁无愧于晋商之首,他提倡商业体制改革,发挥义商精神帮助贫苦百姓。不得不说,乔映霁的一系列举措为商人树立了榜样,彰显了心系天下的华商风骨。


李准对乔映霁的举措表示称赞:“乔映霁不仅是企业家,更是革命党。他参加革命,一路上给革命供应了510万两银子。他首先是一个政治救国的先觉者,本身就加入了革命阵营,同时他经营金融,二者结为一身。乔映霁真正做到了胸怀天下,为人请命,以商救国。晋商发展必须放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间,你的票号做得越大,你的责任就越大。”

乔映霁开创性地将落后的票号、钱庄向银行改制;推动现代银行制度,实现了晋钞的异地流通,走出了晋商金融改革的坚实一步;重开茶山,着手开辟海上和陆上两条茶货之路,完成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改造;以一元晋钞兑换一元新币还富于民,用自家票号资助革命。乔映霁的举措不失为商人的典范,更有无私奉献的华商风骨。


中国作协全委、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范咏戈表示:“乔映霁和一般商人形象不一样,他还有一定的军事技能。武昌起义时期,乔映霁义不容辞地拿银子、冲锋陷阵,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是一个强者,是一个赤子,是一代晋商的楷模。”


晋商精神 极具现实意义


《诚忠堂》除了题材和人物上的突破外,所传递的晋商精神、家国大义等也极具现实意义。


“商运兴就是国运兴,商运衰就是国运衰”,乔映霁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坚定,以及舍生取义的英雄气魄,正是晋商精神之所在。

范咏戈表示:“《诚忠堂》讲情怀,虽然是在商言商,但是在国难当头、时代变迁的时候,它继承了我们传统的毁家纾难这样一种晋商的形象和精神,构成了这部剧的博大情怀。”乔映霁实现了从“为小家”到“为大家”的转变,为中华民族走向光明之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乔映霁等晋商实干坚韧、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和高尚品质,成为中国有志青年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时代风采,更加彰显了华商文化的魅力。

仲呈祥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强调:“我们的剧要当一面镜子,要帮助今天的人通过看这部电视剧照见历史,洞察今天,预见未来,这是很高的标准。”


《诚忠堂》所传递的晋商精神和民族大义,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的人们。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司长袁同楠表示:“《诚忠堂》的核心就是诚和忠二字,诚信为本,胸怀天下。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究竟怎样经商办企业,经商办企业是为了什么,要不要诚信为本,特别是《诚忠堂》里面提到要不要胸怀天下,这能够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教育。”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旭光表示赞同:“《诚忠堂》是现在和历史的对话。我们现在是讲述话语的时代,这部剧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精髓的文化精神,这正是我们需要继承的东西,所以这是一部散发着很强大的正能量的品质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司长袁同楠,中国作协全委、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范咏戈,《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袁新文,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旭光,《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陈超英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