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瑕疵就全盘否定?网络暴力正在侵蚀正常的文艺批评

随谈 2018-07-20 10:22        

​​​来源:影艺独舌
作者:李星文、赵春晖

编者按:

互联网时代,总有一些似乎无法撼动的“政治正确”。比如说,在明星粉丝大量集中的微博上,痛骂编剧、导演、制片公司,为“爱豆”争取利益,已经形成巨大的声浪,无人敢接他们的招。再比如说,在吐槽型用户大量集中的豆瓣上,把文艺评论变成人身攻击,动不动给热播作品打一分,已经形成明显的网络暴力,也是没人敢撄其锋芒。


和粉丝辩论,很可能要面对官微被水军攻占的局面。和豆瓣网友辩论,马上就会招来不能接受批评意见的大棒。问题是凭什么?极端明星粉丝基本是世界上最缺乏理性的一群人,豆瓣打分,尤其是对电视剧的打分,失准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更何况,这里头除了有粉丝的真实表达和豆瓣的自发评分以外,水军操纵舆情的痕迹也是忽隐忽现。竞品的雇佣军趁乱入场,在上述两种“不能惹”势力的掩护下释放黑水,更加让风暴中心的创作者和作品满身枪伤,百口莫辩。


作为一家行业媒体,我们对影视作品的成色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对很多作品的创作过程有所了解,我们对很多文艺工作者的操守和能力心知肚明。我们确切地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作品,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不平则鸣。我们不care那些不能摸的老虎屁股。我们采访了几位今年以来饱受恶意评论困扰的主创人员。他们都是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或制片人,他们都有作品在今年已经和正在播出。不是说他们的作品没有瑕疵,而是在不容分说的鼓噪中,他们也有说话的权利。



电视剧《猎毒人》已播出近半。独舌记者曾经探班这部剧,深知以总制作人嵇道青和艺术总监于和伟为首的创作团队,投入了多少心血和智慧。然而这部剧开播以来,一直饱受种种简单粗暴的批评的困扰。

文艺作品不怕批评,好的舆论环境是可以促进创作者成长的。对于影视行业的创作者来说,任何观众发自肺腑、出于真实感情流露的评论,不论好坏,都会被虚心听取的。用心之作,也未必就一定是精品之作。但是,不好好看剧,不耐心于剧情,不心怀起码尊重,张嘴就来的种种妄评是不可取的。


我们做了一些调研工作,发现有苦难言的远不止《猎毒人》一部剧。随着询问范围的扩大,受灾面也在不断扩大。其中不乏今年以来的一些成绩不错的剧目。就此,影视独舌采访了《猎毒人》的总制作人嵇道青、《归去来》导演刘江、《美好生活》总制片人吴毅,听他们一诉苦衷。


《猎毒人》的舆情乱象


《猎毒人》是7月6日在东方、江苏两大卫视播出的。前几集主要是抛出故事起因,积蓄戏剧能量,剧情呈不断升温之势。


然而,刚开播就有种种声浪如影随形。说特别演出的明星大腕为何一集就领盒饭,这不是溜粉是什么?说号称缉毒的行业剧,为何屡屡犯下专业错误?说主要女演员大喊大叫,演技为何这么浮夸?说调光水平相当于1990年代的水平,怎么还敢称大制作?

这些貌似专业的质疑让制作人嵇道青啼笑皆非:你怎么知道后来就没有这位大叔的戏份?恰恰相反,他还有大量的精彩表演。看戏又没人用刺刀顶着,这着的哪门子急?

作为一部涉及缉毒警察的电视剧,《猎毒人》早在动笔之初就由公安部组织深入云南采风,在剧本阶段又请来了公安方面的专家,都是为了保障创作过程中不出纰漏,成片之后送交有关部门把关,获得了公安部的高度评价。

关于《猎毒人》不真实、不专业的批评,嵇道青实在难以接受,“不知道他们的自信来自哪里?我百思难解。可能是美国的刑侦剧看多了吧!”


演技的高低是相比较而言的,在《猎毒人》当中,云集了众多的老戏骨,年轻演员自然相对青涩,但青涩是否本身就是人物的特质?这也需要认真分辨。“因为对女演员本人的不喜欢,从而上升到所演角色的全盘否定,甚至人身攻击,这是对演员的不尊重,也是一种不自重!”

具体到影像的技术问题,剧组请来的摄影、美术、音乐等主创参与过《一步之遥》、《画皮》等这样的电影。而调光公司是中国最顶级的公司数字王国,《唐人街探案》、《红海行动》、《邪不压正》的制作都有参与,专业性上是一流的,国内很少电视剧会舍得请他们,《猎毒人》为此也是花了大价钱,对最终效果很满意。对这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想要批评是需要做功课的,一知半解的妄加批评,暴露的是批评者自身素质的缺失。


嵇道青自己也对这些争议做了思考,他认为:“豆瓣上文青和愤青居多,在这些人眼里,纯商业剧纯情节剧纯主旋律,一定不讨巧。我们这个剧,因为公安题材,主旋律的痕迹是天然的,情节剧的元素又是必须的。因为是商业行为,我们又特别在乎收视和点击。在主旋律、情节、商业这三个挥之不去的基石上,如何竭力去融合三者,提升品质,让豆瓣人满意,其实挺难的。我们接受有见地的批评,但恶意评论除外。”

他说,恶意和正常的评论,太好区分。字里行间,行文造句,清晰可辨。“心平气和,条分缕析的评论,哪怕再不专业再不着调,我都尊重。至于大量的人身攻击,甚至辱骂,我除了对这些人所显现的人性的灰暗感到悲哀,甚至有一丝丝的同情,别无他法,我不想跟他们撕,太掉价。在我眼里他们都是病人,都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虽然主创人员对作品有自信,但豆瓣评分总是会影响一些跟风的媒体和懒惰的观众。他们没有判断力,或者没有时间自行判断,总是以此为依据选择或传播,这是让创作者最无奈也最伤心的。


或许,在一个眼球金贵、时间宝贵的时代,受众没耐心品尝,评家也没耐心品读,打分制在文艺评判领域被滥用了。这一点,不知何时才能得到纠正。


《归去来》和《美好生活》的惨痛遭遇


《猎毒人》的遭遇并非个案。这背后的原因也是颇为复杂的,但毫无疑问,有人在试图把水搅浑。


刘江导演的《归去来》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刘江导演在接受影视独舌采访时表示:“特别神奇,很多黑我们的声音在电视剧的播出过程中一直存在,等到了播出结束了,立刻消失。”

在视频网站的弹幕区和一些行业营销号上,负面的声音总是在带节奏。“它是一个组合拳,我们发现了很多大号都在发一些类似基于通稿一样的言论,而且明显是预设立场,负面评论方向出奇的一致。”


还有就是,明星粉丝一直在声讨:女一戏太少,女二戏太多,一直在指挥和指导编剧、导演的创作。问题是,女一600场戏,女二400场戏,说女二僭越女一,完全是颠倒黑白。

面对这些问题,刘江导演在愤怒之余,也是哭笑不得。


近些年来,豆瓣的评分本身对于国产剧相对苛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苛刻的背后,往往有一些有组织的幕后黑手。在接受采访时,刘江导演很认同一个说法,那就是“群众当中有坏人”或者“坏人伪装成了群众”。


早年间,对作品的抹黑还只是简单的一些攻击,可能是几篇文章或者是一些短评,如今已经发展到从视频弹幕到微博平台,从豆瓣长短评到微信营销号。几年间,水军鸟枪换炮,实现了装备升级。

有些营销号的心态昭然若揭:我上来先批你,反正骂就比夸吸引眼球。片方受不了,就会来“勾兑”,我就势收一笔删贴费。如果还有需求,我还可以改成夸你,再挣一笔。就算你不来找我,我也赚了眼球和吆喝,总之没亏吃!

这些流氓号,已成为业界的黑势力。那些明显的黑粉,伪装成没有利益相关的路人。这些人掀起的风浪,很多情况下误导了舆情和媒体,以文艺评论为名,行人身攻击之实,对正常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干扰。


《美好生活》的总制片人吴毅专门谈到,在电视剧播出的过程当中,因为角色人设的问题,很多“正人君子”对演员牛莉进行攻击。牛莉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她演活了先出轨又对前夫纠缠不休的剧中人“小白”。演员越是出色诠释人物,反而越会引起部分观众反感,这种现象令人无语。

网络的便利性放大了人心中的恶。因为作恶成本太低,很多人在网上肆无忌惮。而不负责任的言论,拉低了很多作品的口碑。


对于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仅仅看一两集就盖棺定论,明显不是什么公允的评论。


对于演活了角色的演员,不爱如珍宝,反视为寇仇,这是多low的行为啊。

对于自己的爱豆,关心则乱,目无余子,动辄上阵撕扯,其实是在毁爱豆的形象。


如果说污秽评论是自发的,那这本身就是一种低级的发泄行为。而且,这种肆意的攻击形成了一种集体的网络暴力。


如果评论是有组织的行为,这些黑水不只是不道德,已触犯法律。

在互联网时代,变化的可能是观众口味,不变的是创作规律。改变的是创作者将直面观众,弹幕、自媒体、公众号……不变的是公道自在人心。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将重塑创作者和观众们的关系,在这种变化的过程当中,创作者要努力适应,观众也应该扪心自问:在网络上敲下的那些评论,究竟是不是出于本心?究竟是不是保有善良?究竟是不是把握十足?


【文/李星文 赵春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