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营救》文人导演刘一君:抗战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随谈 2018-05-08 10:15        

​​由著名导演刘一君执导,成泰燊、颜丙燕等著名戏骨领衔主演的电影《香港大营救》于5月4号在全国各大院线与爱奇艺同步上线。影片取材于历史上真实事件,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侵占。为实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到精神上的控制,驻港日军特务机关全城搜捕滞留香港的中方爱国志士和文化名人,身处香港的各领域文化人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在1942年的1月到10月间,从香港解救转移了爱国民主人士、文化人及其家属800余人,历史上将这次行动称为“香港大营救”。苍茫乱世,百姓流离,作为肩负着民族精神延续的文人命运无论是在战火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值得被关注和重视。正如影片结尾字幕所说,如果没有这次大营救,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政治史、艺术史都可能会是另一番模样。

影片独特的文人视角与诗意情怀也来源于刘一君导演自身的创作背景,除了制片人、编剧与导演的身份之外,刘一君还是一位诗人,曾出版过诗集《无限美的》,担任过诗刊《组成》的主编,而他作为一个诗人看待世界的独特角度和方式也反映在了电影中。不同于其他抗战题材的电影将重点聚焦于战场上的炮火场面,《香港大营救》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现了文人在战争中的铮铮铁骨与家国情怀。这样的角度与立意是具有深度和现实意义的,无论是在战火连天的过去还是和平年代的当下,文化都是一个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所在,对文化的守护无论在哪个年代都应当引起重视。影片看似营救的是各界文化名人,但实际上则是守护住了文化脉络的传承。无论是蔡楚生所代表的影视文化,还是林南所代表的诗人文化,亦或是白梦瑶所代表的的京剧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精神文化和民族气节。这样的文化在乱世中显得更为重要,它们能开启民智,唤醒良知,凝聚人心,重振民族气节。士兵们在战场上扛枪打仗守护家园领土,文人们则在精神上延续文脉,让中华之魂免于断流。这样对于文化的反思和重视也体现出导演刘一君作为一个文人在商业化大环境下对于文化的重视和弘扬。

影片以老戏骨成泰燊饰演的中共地下党员叶伟强为视角,在他营救被日军通缉的邹韬奋、蔡楚生、王莹、林哀南等文化名人的过程中与日军斗智斗勇,实现对文人们的营救转移,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版的《逃离德黑兰》。叶伟强本是游击队队长,对文化之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本来不甚了解,来香港营救这些文化名人也只是接到上级命令为完成任务而已,但在解救许教授时,被许教授的节气和文人情怀所打动。他见到许教授时教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他气愤激昂地对学生们说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在是国破半壁,日本人在东北、华北开办学堂,就是要改变中国的文化,日本人想要从思想上、从骨子里奴役我们。”即使日本人马上就要到楼下了许教授也坚持把话说完,他语重心长地向学生们交代:“倘若哪一天整个国家都沦丧了,希望你们还能坚守一个读书人的气节,一个中国人的良知。”的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肉体上的奴役只是表面的,精神上的统治才是国家彻底沦丧的标志。叶伟强在见证了许教授的慷慨直言和精神气节后明白了为何党组织要不遗余力的解救这些社会各界的文化人,而观众也在感动之余意识到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无论是绘画、小说、书法、电影还是戏曲,它们都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精神所在,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载体,守护文化就是守护国家的未来。

这是导演刘一君首次尝试商业片,在类型化表达之余还融入了导演自身的诗意情怀与文人思考,使影片呈现出独特的作者气质。作为一个抗战冒险片,《香港大营救》凭借优良的制作,扣人心弦情节和紧凑的节凑,以及一众戏骨们的精湛演技将一段战争年代中国各界人士同仇敌忾对抗外敌的历史精彩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的枪战场面精彩火爆,谍战情节紧张万分,其中穿插的与主题紧密联系的戏曲场面也给影片带来了不一样的民族色彩,影片最后为了护送其他人安全到达而牺牲的角色也使得观众潸然泪下。《香港大营救》主旋律的题材下是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主义意义,在如今抗战片力求以大场面和精致特效吸引观众眼球的潮流下,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一部特殊视角下的抗战片,在观影之余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深思考。战火纷飞的年代已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记忆,但对于文华的守护和流传却是时至今日的人们仍然需要继续做的事情,如何在今天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是刘一君导演在重现真实历史之余留给观众深深的思考。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