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新规能否缓解A股市场IPO压力

金融 2018-04-28 15:59        

​​​ 近日,港交所发布的IPO新规,也受到内地市场的关注。根据港交所4月24日正式公布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企业赴港上市。

而在此之前的4月21日,港交所还与全国股转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港交所欢迎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赴港上市,全国股转公司也欢迎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这也意味着“新三板+H股”上式模式正式落地。

港交所的上述举措对于港交所引进新的上市资源、提高港交所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港交所的这些举措能否缓解A股市场的压力,恐怕还不能一言蔽之。

从表面上来看,港交所的这些举措确实可以缓解A股市场的压力。如新三板公司,有很多都希望能够转板到A股来上市。港交所与股转公司达成“新三板+H股”模式后,符合条件的新三板公司就可以转板到H股上市了,这样自然也就缓解了新三板公司到A股上市的压力。

但实际情况则未必如此。因为新三板公司,包括一些中概股回归公司,之所以热衷于到A股来上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A股的高估值,到A股上市后,不只是让企业可以融到一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原始股东以及风投机构可以高价套现,这才是一些企业争相要到A股上市的最主要原因。而这一点显然是目前的港股所给予不了的。实际上,包括某些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也都希望通过私有化后回到A股市场,其目的也在如此。正是基于高价套现的缘故,所以一些新三板公司以及中概股公司仍然还是会把上市的目标锁定在A股市场,而不是港股,所以,港股IPO新规对于缓解A股市场的压力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对于那些真正为了企业发展而考虑的企业来说,它们当然还是会选择到港股市场来上市。一方面是到港股来上市并不影响这些企业回到A股上市,多一个上市地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是多一个好处。不仅多一个市场融资,而且还可以多一个市场做品牌,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另一方面,一些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公司可以到港股来上市,不仅可以解决A股不能上市的问题,同时有的公司还可以为回归A股铺平道路。比如,这次港交所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融资。这可以解决部分内地公司在A股不能上市的问题。虽然今年3月30日出台的《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也解决了部分企业A股上市难的问题,但主要还是注册地不在国内的公司,象注册地在国内的公司反倒还不能A股上市。

比如采取同股不同权结构的小米,尽管在业绩与规模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由于与现行的IPO制度不符,并不能在A股发股上市。但港股IPO新规出台后,小米就可以以同股不同权的身份港股上市了。象这种原本就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公司赴港股上市,这就不存在减缓A股市场压力的问题。这可以认为是两地市场IPO制度的一种互补。

不仅如此,一些独角兽公司在港股上市后,反倒为其回归A股市场铺平了道路。以小米为例,因为同股不同权的原因,并不能直接A股上市,但当小米在港交所上市之后,反倒可以以CDR的方式回归A股市场了。这显然不能认为是减缓了A股市场的压力。

实际上,不论是A股市场还是香港股市,好公司的上市都还是受到欢迎的,这些公司不会成为市场真正的压力,有压力也是动力。关键是一些平庸的公司上市太多,压力也是因为这些公司而起。所以,A股真要缓解IPO压力,并不能寄希望于港股来分流,而是要完善自身的IPO制度,做到让好公司上市,让平庸的公司远离IPO、远离A股市场,A股也就不存在IPO压力了。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