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陆游先生笔下的江南,如诗如画,而这犹如水墨画一般的江南,此刻就在我的眼前,缓缓流淌。



十里秦淮水流长,耳畔依稀丝竹响。世人知道秦淮河,大多都是因为杜牧先生的那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不过现在时移世易,留在秦淮河畔的,唯有那一湾河水和诸多的美景与传说。 为了纪念明初状元黄观所建造的“黄公桥”,现在更名为“文源桥”,与“文德桥”相互呼应,寓意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源远流长。

飞檐,雕刻,石柱,回廊,这样如画的景致,对于来自大连的我来说,无不充满了好奇与欣喜。穿过改变了无数学子命运的江南贡院,再拐一个弯,就到了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这乌衣巷中,不见了王导和谢安两大家族的鼎盛景象,只剩了那古旧的地砖,刻录着岁月的磨痕。




南京一游,沉醉于这江南的温婉,不胜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