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都高新区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5.8亿元,增长10%,经济运行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断刷新发展速度。
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3月13日,成都高新区召开2018年“项目年”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全省“项目年”和市委“全面落实年”工作要求,以项目工作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早行动、早主动,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建成区转型发展和新区开发建设,实现成都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一年,成都高新区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进一步提高投资的质量、效益和结构,推动新区开发建设、老区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将加强招商引资,转变工作方式,突出招大引强,既引进龙头企业,又引进“单打冠军”企业,突出强链补链,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国际创新创造中心。
2018如何引
解锁招商引资新版图
打造全面产业生态圈
作为四川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成都高端软件及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聚集区,成都高新区已经吸引了包括英特尔、格罗方德、IBM、西门子、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6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超过百家。近日,成都高新区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数字被再次刷新,累计达119家。
超额完成目标
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29个
去年,成都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交出一份喜人的“成绩单”:2017年,成都高新区实际到位内资545.17亿元,同比增长14.69%,完成全年目标的105.04%;利用外资实际到位2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6.49%,完成全年目标的102.24%;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29个,同比增长45%,完成全年目标的107.4%;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落地率100%,省级平台(第十六届西博会、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签约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达100%。
在过去一年里,围绕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新经济重点领域、临空型产业重点领域,成都高新区引进了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京东方(成都)健康产业园、国药中生血液制品总部及生产基地、强新科技癌症干细胞靶向药物生产基地、新华三集团成都研究院、美敦力高端医疗创新中心、苹果中国服务中心等10余个重要项目。
紧扣产业生态圈
启动产业集群项目招引
“项目年”里推进项目快招引、早开工、快达产,基于强链补链的产业链招商工作如何“引”?成都高新区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
2018年,成都高新区的招商工作将持续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和临空型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不仅要瞄准500强、龙头企业项目,更要由点及面,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同时,以产业集群的形式进行项目引进,让产业生态圈得到健康平衡发展。目前,全区已动态梳理了重点跟踪项目350余个,其中锁定在谈的重大项目(含拟签约项目)达133个。
能够超预期完成2017年的招商引资目标,也得益于成都高新区不断优化提升的专业高效招商体系。从英特尔、IBM到西门子,再到如今的格罗方德,成都高新区对于外资企业的吸引力愈加强劲。接下来,成都高新区还将进一步完善驻外招商体系,打造出一个集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合作平台,并利用现有的楼宇资源,打造有产业特色的园区。此外,成都高新区将在境内外重点区域策划举办专题投资促进营销活动,联合知名企业和行业组织策划举办专业峰会、论坛,精准对接产业生态圈重点企业。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重心,投资促进工作和投资服务是保障产业发展的基石。在13日上午举行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暨成都高新区2018年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不少企业都谈到了落户成都高新区的各项利好政策,纷纷表示正是得益于成都高新区为企业开通的绿色通道,项目才得以迅速地从计划进展到落地实施。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优化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提升由各产业部门、各产业功能区负责的项目落地服务和企业发展服务水平,促进在谈项目加快签约、签约项目加快落地。
2018如何育
今年拟推12个PPP项目包
总投资425.46亿元
好项目、大项目相继落户,离不开专项有力的产业培育举措。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充分发挥项目促建大会战行动领导小组职能职责,及时了解跟踪项目投资落地情况,定期召开投资促建联席会议,充分调研收集问题,建立项目问题工作台账。各产业功能区将围绕产业生态圈构建,落实“五位一体”管理制度,加快编制项目准入目录、产业招商指导目录、产业引导政务政策。
建立投资促建联席会议机制
针对企业项目开工出现的问题,成都高新区将实施台账管理,倒排工作进度,进一步优化审批制度改革,压缩前期审批报建时限,加快项目报批流程,对重大项目实施全程代办制,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及各项手续办理。
对于企业生产用电、用气方面的问题,成都高新区今年将提供更贴心便捷的服务。“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能源阶梯价格和直供电、直供气改革,对用电需求灵敏度高的区域和企业,建好双电源等基础设施重点供应,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项目管理方面,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项目策划、论证、储备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今年我们将超前谋划一批能够支撑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并通过项目论证,对拟实施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评审,增强项目的科学性、可实施性,为项目的财政安排提供参考依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称。
设立高新区PPP管理中心
创新投融资举措,为新项目落地提供金融要素支撑。在2018年“项目年”里,成都高新区将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全面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促进资源要素向产业功能区汇集。
今年2月,成都高新区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全区11个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同时设立高新区PPP管理中心,牵头开展高新区PPP工作。经过近2个月努力,已形成了高新区各部门、平台公司密切配合、协调推广的PPP工作机制,并初步识别包装12个PPP项目包,总投资425.46亿元。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按照省PPP中心项目储备库的申报流程,积极争取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快对首批上报PPP项目包的审核辅导,力争全部录入财政部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储备库。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还将继续整合全区优质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高新区PPP项目开发目录,根据成都高新区财力水平,明确项目轻重缓急和建设顺序,分批次分阶段推广PPP项目。
2018如何投
力争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
突出项目龙头性、战略性地位,全面提高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落地速度和建设进度,成都高新区去年围绕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狠抓项目入库、项目促建和要素保障,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累计完成投资944.8亿元,同比增长48.4%。
投资工作稳中求进
一大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
去年,成都高新区项目建设、投资工作稳中求进,一大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具体来看,成都高新区去年完成政府投资539.5亿元,增长147.5%;工业投资增速快,共完成工业投资322亿元、技改投资250.8亿元,分别增长61.4%、60.6%;空港新城落实“东进”战略,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生物城生物产业孵化园和永安湖森林公园等项目推进顺利,完成年度投资31.6亿元;新川创新科技园新一代信息技术孵化园、生物医药孵化园等产业载体顺利封顶,完成区域投资42.2亿元。
目前,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已主体封顶,厂房设备预计在本月进场。据悉,格罗方德计划用6年时间,投资超过1亿美元,在成都建立一个世界级的FD-SOI生态系统。这只是成都高新区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仅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去年成都高新区120家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2515.7亿元,增长1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6亿元,其中京东方、格罗方德完成投资209.4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的65%。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去年以来,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绿叶生命科学产业园项目、四川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加快突破生物产业规模能级,去年实现规上产值173.5亿元,增长17.9%;新增上规入库工业企业4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增长92.3%,其中,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9.7亿元,产业承载能力初步形成。
围绕产业转型推动项目促建
加速构建产业生态圈
在固定资产投资提速背景下,成都高新区正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生态圈,目前已编制完成格罗方德FD-SOI产业生态圈、京东方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及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肩负新时代发展机遇,如何抓住“项目年”工作牛鼻子?成都高新区给出了答案:今年成都高新区将以产业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生态圈构建为抓手,围绕园区功能完善、产业生态构建、社会民生和环境保护、企业转型升级,确保“项目年”各项工作切实得到落实。
在技改投资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围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深挖工业技改投资项目,继续加大对国家、省、市、区产业扶持项目清理力度,严格按照项目技改进度落实产业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质升级步伐,同时加大企业走访和摸排力度,抓好军民融合、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项目技改工作。在项目储备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建好现代化设施平台、科研型功能平台、生活型服务平台,打造产城一体样板区,加快形成重大项目储备,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和产业生态打造,力争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
来源: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