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驾在《古意》中写到:“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意思是说,“信”里包含了无尽的情感,无尽的恩爱,无尽的哀怨。但是,抛开诗中之“信”,或者从“信”的本质来看,它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所在,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也是一个人心灵的寄托之所在。作为一个文化艺术类节目,《信中国》中的“信”,是“泪”,是情怀,是人文。换而言之,这“信”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是情,而这情是文字的魅力,是人的思想,饱含了温暖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以及朗读的力量。归根结底,信则是个人史的重要部分。
随着2018年的到来,90后都已经年满十八周岁,相信他们如今都不再需要写信,微信和微博等自媒体生活方式,让他们到了即时通信的自如之境。然而,回忆起我等在1990年代时,网络、手机只是好莱坞电影中的时髦,我等最主要的远程沟通方式自有是书信。和远方的亲人、朋友通信,曾经是传统时代具有仪式感的重要精神生活。大约我写的最早一封信是在1987年,收信人是在黑龙江的小姨一家人,后来更多是给台湾的亲人。1994年到城里读师范之后,收获了小小的乡愁,小到尘埃里的那种,于是乎就有诸多的书信往来,信中极少有时事,更多是漫无边际的阅读感悟,正是那几年打开了图书的窗户,破窗而入的激奋,令我回望1990年代,最多的场景便是阅读和写信。有所看,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说,从阅读到倾诉,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获取知识和表达自我的过程。我们正在通过面对面的沟通、长信的交流,从而最终塑造了人格。写信人的情绪和读信人的感触,都可能带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法国学者福柯说,“知识”、“权力”和“快乐”是影响社会力量的三驾马车。而笔者认为,“信”就是这三者的集大成者,因为“信”包含了所有的一切。朱德元帅曾经是中华民国的将军,他选择了自我放逐,到欧洲寻找中国革命的密钥,最终在与周恩来和毛泽东的终生合作中,成为新中国和解放军的缔造者,他当年为母亲写过文章,也写过委托挚友照顾的信件,《信中国》中就有这封信的阅读,信中描写了自己作为八路军总司令也并没有钱财照顾老人,只能恳请故人扶持。在杨洋阅读的黄继光之信,是黄继光牺牲前六个月时写给母亲的信——不仅有有关黄继光童年因狗而遭封建地主欺凌的往事,“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而张少华同台朗诵的诗则是黄继光母亲邓芳芝写给毛主席的信。两封信,仿佛穿越了时光,触碰在一起,完成了一个母子的对话。特别是,随着电影《上甘岭》片段的重现,黄继光的事迹再一次生动地浮现在眼前。当然,这种影片与信件的重现,暗示着一个人的精气神,而背后是“小家”之情,又是“大国”之情。通过对信件的阅读和呈现往事,让新时代的观众更为理解黄继光如何成为黄继光。此外,在蒋勤勤朗读的“江姐”之信时,一段“烈火中永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江姐坚守信仰,托付儿女之情。
《信中国》中的“信”,不再是关注“信使”本人,而是关注“信”背后的故事,背后的人。这个人,是有了情感,有了生活的原貌。或许,对于《信中国》而言,信不再是信,而是文化,是情感,是现代之人寄托的心灵空间,也是开启智慧与文化并容的大门。这便是《信中国》的现实意义,通过朗读信件、重现旧时光的倾诉与倾听,多重的情感情境便叠加在一起,观照现实才是我们读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