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荐读|没想到吧?咱中国男人在这儿可是香饽饽

热点 2018-03-08 08:25        

​​​

有数据称,几年前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男性顾家、勤奋、真诚、传统、不酗酒、不家暴以及 " 多金 " 的好名声,就在国际上开始传播。2013 年下半年,中外跨国婚姻(特指夫方为中国人、妻方为外国人这种组合)开始猛增。

韩媒报道称,据韩国女性家族部 3 月 5 日发布的数据,以 2016 年为准,韩国女性外籍配偶中,中国以 1463 人居首,随后为美国(1377 人)和越南(565 人)。在此前的 2015 年,韩国女性外籍配偶中美国以 1612 人居首,中国(1434 人)和日本(808 人)紧随其后。

韩国《亚洲经济》网站 3 月 6 日以《中国男人很吃香!韩国女性外籍配偶中国人最多》为题报道称,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男性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韩国女性外籍配偶中中国人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

韩国人安女士 2016 年与中国上海商人结婚,当被问及结婚原由时安女士表示:" 他拥有帅气的外表、年轻有为,性格也很温柔,虽然我们在文化等方面仍存在差异,但正努力克服困难。"

报道称,此外,在韩国男性的外籍配偶中,越南女性位居榜首。

( 深圳晚报综合报道)

" 只有该结婚的爱情 , 没有该结婚的年龄 " ——都市女青年婚恋心思你该懂

" 三八 " 妇女节来临,都市女青年婚恋状况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记者调查发现," 相信爱情 "" 期待爱情 " 是现代都市女性的常见婚恋观,不找、难找、晚找对象的现实折射出女性自主选择意识增强和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都市女青年呈现不找、难找、晚找对象三状况

" 喜欢我的我不喜欢,不喜欢我的我也不喜欢。"27 岁硕士毕业的小亚(化名)打趣道。为了完成父母布置的 " 任务 ",小亚在春节期间相了两次亲,但结果都不满意。

" 学历、身高、颜值这些外在的条件尚且需要匹配,但我更看重的是彼此相同的价值观,结婚一定要有感情作基础。" 小亚说。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都市适龄女青年在婚恋中 " 相信爱情 "" 期待爱情 ",呈现不找、难找、晚找对象三种现状,还有些已有对象的也并不急于结婚。

" 总觉得双方经济基础和心理状况没达到预期,现在我们各自的事业都处于上升期,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经营家庭。" 在深圳工作的漠漠(化名)已和男友相爱了四五年,她告诉记者,目前彼此都很享受这样的自由状态,并不着急结婚。

" 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没有该结婚的年龄。两个人在一起要彼此欣赏,并不是简单地搭伙过日子。" 湖南西部某市从事文员工作的芳子告诉记者,婚姻一定要以爱情为基础,高质量的婚恋生活很重要。

两成多 "95 后 " 女性认可 " 贤妻良母 " 角色

日前,某职场社交平台等发布《2018 女性形象认知与家庭事业观调查》报告显示,"95 后 " 女性更少认可 " 贤妻良母 " 的角色定位(23%),近八成向往成为 " 经济独立女强人 "(58%)或 " 特立独行酷女人 "(19%)。"95 后 " 女性对自我要求更独立的同时,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并未完全放低。

有专家表示,都市适龄女青年找对象难的部分原因是婚配中的择偶梯度观所致,男性择偶向下,女性择偶向上,导致双方都面临着择偶困境。

据《深圳统计年鉴 2017》数据显示,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由 2010 年的 1037.20 万人上升至 2016 年的 1190.84 万人,而与之相对应的男女性别比由 113.1 下降至 104.7。越来越多的女性扎根大都市,她们在事业上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 都市女青年能够从职场上获得经济立足资本,这打破了男人挣钱养家、女人家庭经济责任小的传统观念。"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任敏认为,大城市也更容纳多元价值,使得女性可以逃离 " 必须成家生子才能幸福 " 的生活方式的限制,获得更大的个人自由。

改变传统婚配观念增进个体间联结机会

专家表示,新时代都市女青年的婚恋现状表明,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婚恋观,尊重多元的生活方式,为个人的婚配选择提供空间。

" 我国传统的单一婚配观内涵包括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以及受教育程度上的男高女低,年龄上流行男大女小。这些观念显然限制了成年女性的择偶范围。" 任敏表示,现代婚姻的本质当以情感为基础,男女婚配中很重要的就是 " 情投意合 "。应该充分尊重个人选择的空间,同时增进个体间的联结机会。

任敏建议,婚姻教育与情感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适当为婚恋双方提供公共服务支持,缓解年轻人生活压力;家庭中要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双方学会分担家庭责任。(据新华社)

编辑 武晓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