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味毒叔
微信号:siweidushu
本期特邀毒姐
以笔为戎·马戎戎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x/page/r0560n5r2g6.html
马戎戎:尹鸿老师您好,欢迎来到《四味毒叔》,您是我们开播一年多邀请到的嘉宾中知识最丰富的一位,尹老师先给大家打声招呼吧。
尹鸿:我就怕你这么说得罪太多嘉宾,大家好。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马戎戎:今天这个节目想和您探讨2017年的一些热门电影,还有2018年的一些电影展望,我们都知道2017年,电影局给它定了调子,叫中国电影质量年,现在一年过去了,中国电影也取得了很优秀的成绩,包括票房过了559亿人民币,银幕数也突破了5万块,超过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总和,已经是世界第一。
尹鸿:对。
马戎戎:从专业的电影研究者的角度,您怎么看待过去的这一年?您怎么看待这个数字?还有电影局提出的这个目标,我们是不是达到了呢?
尹鸿:过去一年我个人觉得是略微超出了预期,大家都知道2016年我们增长是百分之三点多不到百分之四,都觉得中国电影是不是到拐点了?高速增长现在要开始往回走了,但实际上没有,2017年又回到了百分之十三点多,这个增长多多少少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出了《战狼2》,《战狼2》50多亿的票房,去年我们国产电影票房一共300亿多点,它一个片子占了接近六分之一。所以因为这个电影,让2017年中国电影答卷交得还是挺满意的,也让世界再次认为中国市场仍然可以诞生无限可能性,你不知道它会爆发出什么样的状态来,因为这50多亿票房的单片票房,它在全球全年度的票房排行榜上,全球发行的电影加在一起,都能够排到很高的位置。
马戎戎:对,嗯。
尹鸿:所以这一点上来讲,过去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成长性,在全世界仍然是最好的一个市场。北美市场2017年基本上没有增长,而且还略有下降,观众人次都有下降,全球增长不会超过百分之五,但中国有百分之十三点多,所以这个成绩我觉得是回到了新常态的稳定增长状态,而且中国电影这种增长,我觉得再保持个三五年问题不大,市场需求的增加仍然还在那里。去年还有一个现象,五部以上的美国电影,在中国创造的票房比在美国还高,一下就会意识到这个市场的重要性,虽然它还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是这个市场比那些市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好。而且我们算了一下,2017年中国电影如果折换成美元,大概跟北美电影市场,还有10亿美金的差别,也就是说60多亿人民币,所以很快,最多两年,理想一年,我们就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战狼2》引发的票房奇迹背后
马戎戎:那您怎么看待《战狼2》在2017年创下的票房奇迹呢?
尹鸿: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电影受到社会关注。过去电影都是爱电影的人才会谈论,现在不一样了,全社会都谈电影,一个电影一出,社会各种舆论,讨论电影的话题,越讨论离电影越远,但反过来它说明一个问题,电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战狼2》现象很大程度上我觉得不是电影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现象,它变成了一个社会性话题。后面的《芳华》、《无问西东》,你会发现,社交媒体上已经不是在讨论电影了,它讨论历史,讨论我们怎么看那段历史,甚至讨论文工团是不是那样的,跟电影没什么太大关系,反过来它证明了电影,重新回到了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位置,这对中国电影是一个特别利好的现象。
马戎戎:我注意到刚才您的用词是重新回到了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位置,那在历史上建国以后,中国电影上一次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大概是什么时候?
尹鸿:实际上,因为电影出现在电视之前,所以那个时候电影可以说是唯一的大众影像,永远在关注度当中,从新中国成立,一部电影大家只要有机会看到,就都会去看。比如说,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观影人次的数据,只有一个1979年大家统计的数字,一年290多亿观影人次,当时我们10亿人口,意味着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30次电影,你想那还不够黄金吗?不可能比它更黄金。
马戎戎:一年30次电影嘛?
尹鸿:对,平均人均,老人和孩子都算上,30次。可想而知,那个时候肯定是电影的黄金时代,但是电视曾经一度可以说,让中国人慢慢离开了电影院,到2000年新世纪初,已经很多电影院都不营业了,县城基本上就没有电影院了,大城市也没有几家电影院,电影放映影片也很少,而且都是单厅的,放不了两场电影。改变是因为2002年产业化改革,我们开始建多厅电影院,从几亿票房变成了几百亿票房,一百倍的增长,这个数据非常可观。我们现在银幕总量大概5万块,2016年就超过北美了,所以我们市场的容量和规模非常大。当然即便现在说电影仍然没有回到当年的黄金时代,因为当年的黄金时代没有别的媒介,它只有电影,今天进影院看电影的,2017年大概是16亿人次,跟当年的接近300亿人次也没法比。
马戎戎:观影的这个人次的话,您觉得我们的总票房有可能达到多少?
尹鸿:这个假设基本不成立,它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那个时候是单一媒介,所有人要得到文化娱乐,就只能去看电影,现在肯定不可能了,但是如果各个终端累计加在一起,可能不会比这个低,只会更高。北美现在平均观影人次一年大概四次上下,中国现在才平均一点多次,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能够达到年票房800亿以上的规模是有可能的。
马戎戎:而且这可能是五年之内实现的目标。
尹鸿:对,五六年就差不多能够达到这个规模。
中国电影的商业化之路
马戎戎:事实上《战狼2》引发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之前我们谈论主旋律电影的时候,总会把它和宣传、刻板化联系在一起。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开始走市场路线,把商业化和娱乐性都结合得很好,比如像《智取威虎山》、《建国大业》、《建军大业》,您怎么看待这个趋势?
尹鸿:你刚才说这些电影它是两个路径,一类电影是《战狼2》《湄公河行动》包括《智取威虎山》这一类,与其说它是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我更愿意说它是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它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商业电影,但是他知道做一个商业电影,我必须更好地去表达主流价值,这样才能够得到上下左右的认可,所以他们走的我认为是商业电影的主旋律化,这也没问题。你刚才说另外一类电影,比如像《建军大业》这样的电影,其实就是反着的,它是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
马戎戎:商业化。
尹鸿:从开始题材的选择,它就是一个主旋律题材,是一个献礼片,写一个革命历史,它要完成政治宣传教育的使命,这是它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但这种电影怎么办?他要把它商业化,他要给它加一些商业元素去包装它,选点小鲜肉,选一点当红明星,再增加点炸点,搞一点枪战,它实际上是把主旋律电影进行商业化。严格来说这些年商业电影主旋律化的成功更明显,反而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探索没有那么明显,而且有时候会导致各种错位,融合度不够,你会发现它的主流诉求和商业要素之间缺一个有机的整合,这可能就是天然的,因为这种体裁在选择上有某种宏大性,这种宏大性给创作空间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你要把它商业化比较难。你怎么去找跟观众的沟通点?光靠外在的商业元素是不足以找到沟通点的。所以这类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把一个带有强烈的政治教育使命的体裁,真正变成一个跟今天有关系的故事,这是比较难的,而不光是去加一些商业配置、商业要素进去,你会发现有时候,观众会觉得你又不像历史,又不够商业,它会出现这种里外不是的状态。
马戎戎:对,它会有这个断面在里面,价值观的断层。
尹鸿:所以我们会觉得将来这两种电影慢慢会合流,形成新主流电影,它跟主旋律不一样,跟原来纯粹的大众商业电影也不一样,它是商业电影跟主流价值之间达成了某种契合,形成包括《红海行动》,马上2018年上的这些电影,它会走这么一条道路,形成真正的主流电影。
马戎戎:那另外一类电影,就是我们从2002年开始的这种,所谓的大型主流商业电影,比如说在2017年比较突出的,有《妖猫传》,它的制作费用高达10亿人民币,已经完全和国际费用接轨,以至于日本的电影界都发出了惊呼说,你看中国人拍电影都已经10亿元了。您怎么看这一类电影在2017年的表现?
尹鸿:其实制作经费已经不太能够划分中国电影了,比如刚才我们讲像《战狼》,像《红海行动》这些制作经费也很高了,但是你刚才说的这些可能更接近于想像类或者幻想类电影,包括《英雄》,其实它不是真历史,它带有很强的架空性。这类电影通常这些年大量是通过互联网IP改编过来的,就是互联网小说、游戏等等改过来,包括《妖猫传》其实也都这样,大部分都有互联网IP,这类作品我们往往认为,因为是想像世界,所以会加大量的特技,大量的特效,它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在考验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准。中国过去讲电影,我们说是两度创作,一度创作是剧本,二度创作是导演现场拍摄,现在电影有三度创作,尤其像刚才提到这类型电影,在后期,在剪辑台上,在特效台上完成的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体现了电影的工业化水准,因为世界电影这些年尤其美国主导的这种幻想类的电影越来越多,年轻一代也比较认这个。
第五代导演们的轨迹
马戎戎:我其实有另外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就是说您看不管是《英雄》,《长城》,还是《妖猫传》,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都是第五代导演拍的。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第五代导演他们刚出道的时候,大家对他们寄予的希望,是能够成为民族的思想者,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作出反思,创造出新的价值观高度,营造新的精神体系,但是最后他们却纷纷地成为了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旗手,现在也都是中国电影顶级商业制作的这个扛鼎者,您怎么看待第五代导演的这个轨迹?
尹鸿:其实不是不能商业化,你说斯皮尔伯格也是好莱坞著名的商业电影导演,但是你看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他有一套自己的商业化策略和道路,他还是会去关注社会最核心的价值那部分,所以你会发现每年奥斯卡奖评选的时候,一定有他的电影,至少是作为候选者提名,他的电影道路比较典型,体现了一个大导演在走商业化道路时做出的一个选择。但是中国比较特殊,大投资的电影,作为投资者来讲,他往往会相信大导演,导演越大,资本越容易来,而资本又是一个巨大的创作者诱惑,对于第五代来讲,他们都会面临两个诱惑。第一,很大的资金量。第二就是,看着时代发生变化,我想处在时代的尖端上,当年我是叱咤风云的人,今天我仍然要叱咤风云。我认为这两大因素都促使第五代,一部分人会愿意选择这类电影,但是这两年,我觉得冯小刚就想的比较明白,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这些年他的电影可能不是年度票房最高的电影,但是大部分受大家尊敬的电影。
马戎戎:往往是最有意义的。
尹鸿:其实从《集结号》开始对吧?从《集结号》以后,他每年也还去拍《非诚勿扰》,因为票房对人的诱惑是巨大的,你会觉得我当了那么多年票房冠军,咋现在就当不了了,然后我就要想当票房冠军,但是到后来我觉得他这些电影包括《我不是潘金莲》,《芳华》,《一九四二》,我觉得它在历史上是能被人记住的电影,尽管它有创作上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问题,但它一定是那个年度的代表之作,所以我觉得这一代导演,他们已经有足够的条件去拍真正自己该拍和想拍的东西了,这一点上我对冯小刚还是挺尊敬的,尽管他有时候忿忿不平,觉得为什么我那么好的电影,票房不如破玩意高,但是社会永远是这样的,不见得最好的一定就卖得最好,这是两个概念。其实这些作品也得到了社会比较多的认可,《芳华》十几亿的票房也非常不错,我觉得这才是这一代导演更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创造经典。
马戎戎:包括以下第五代导演,我觉得像陈凯歌,像张艺谋导演,像好莱坞的这个大导演,他们在兼顾规模化和商业化的同时,他们并没有放低和放弃自己的精神操守,但我从他们的电影中,我感觉他们这些年越来越向90后的审美观念靠近,包括像《长城》中男演员裸上身,像《妖猫传》的故事讲述方式,您认为这是必要的吗?
尹鸿:像《妖猫传》你能看出来,有凯歌导演特别想表达的东西,但是它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需求,因此你就会觉得他在里面。
马戎戎:我感觉它有三层皮。
尹鸿:就是,对,它飘,因为会老觉得那个灵魂你抓不住,所以必须要靠解读,要靠大家风起云涌地去解读,所以就会经常发现《妖猫传》的评论,有的人看见神,有人看见鬼,有人看见妖,完全不一样,应该说都是对的,它里面又有神,又有鬼,又有妖,只不过看你抓什么。
马戎戎:看到哪一层。
尹鸿:对,看你抓什么,你不能说大家评价是不对的,只是它是神鬼妖都搞到一起了,但它艺术作品的整体性缺了,所以就会出现非常分离的评价和评论。尊重观众不是讨好观众,尊重观众是说我要做一个观众看得懂理解的作品,但是要把我独特的对生活的理解传达给观众,这个尊重是你传达的尊重,包括刚刚放的《攻略》,《攻略》是3了,它就跟前面的《夏洛特烦恼》什么都不太一样,你会发现虽然制作上相对粗糙,但是它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细腻了,而且还有一点文艺片的气质加到了喜剧片里去,所以观众认可。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后来看电影,我觉得我能理解,观众其实对作品里面的情感表达需求提高了,过去只要闹打,然后鼻青脸肿地打就可以,现在这作品还没那么闹腾,但里面的人物情感变细腻了,它制作上实际上还达不到《失恋33天》的水准,但你会发现它的创作上有变化,这种创作上加进了一些文艺片气质,包括惘然若失那种孤独感,包括结尾的那种翻转,它在喜剧类型片当中增加了一些新元素,观众能认可,而且观众很接受,这就是你发现电影市场随着观众的变化它在发生一些改变。
能打动人心的电影必然会有市场
马戎戎:对,其实我也正想说回顾2017,反而一些小制作的,就是之前我们认为在市场上肯定会被冷遇的一些文艺片,比如像《冈仁波齐》,像《二十二》反而都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个也是挺让大家意外的一件事。
尹鸿:这就是我们讲市场规模做大了以后,我们有了分众的可能性,原来市场就一小饼干没法分,一切就碎了,所以只能做一个最大的受众电影,现在不一样,一个大蛋糕,它就可以细分了,这这个大蛋糕之所以是个大蛋糕,就是因为第一看电影的人多了,第二看电影的频次增加了,过去一年看两个电影,现在一年可能要看十部电影,十部电影我可能上周刚看了一动作片,下周我会去选一个有差异性的电影,所以这个观众群扩大了和观影的频次扩大了,它都会导致分众化的。分众电影的出现,就开始有不同的需求了,过去进电影院就看一种电影,现在我可以看两种三种不同的电影,如果说过去一年是质量年,我觉得在文艺片的创作质量上,过去一年的进步非常明显,非常好。过去我们老把文艺片变成作者电影,就是我拍一个我喜欢的,不管你喜不喜欢,那是小众电影,只有极少数人会喜欢,在电影院里面很难生存,现在互联网时代,但我们现在出现这种分众电影是什么?我是文艺片,我不是一个商业题材,也不用按商业元素去强化它。但是我用老百姓能接受的方式,心灵需求的东西,我跟你去表达、去传播,它不像一般商业是类型片的,这个更偏重于,创作者对生活的发现,而这种发现我想尽可能地传达给观众,像《冈仁波齐》,做首映的时候,我跟张扬导演一块,他们对于票房都特别没有信心,但我是第一次看,完全被震撼了,我说这个电影票房多高我不敢肯定,上个两三千万我觉得绝无问题,因为我前面有做《喜马拉雅天梯》这些电影,我已经有一定的对观影者的经验了。我说它是能震撼你的,震撼你你就会传播,你就会给人推荐,你一定会去说这个电影,结果应该也不错,也接近1亿的票房。
马戎戎:接近1亿的票房,9千多万。
尹鸿:不光是这个,这一年好多的,像《芳华》,包括年初上映的我们自己策划的《无问西东》,开始很多人都说这票房能够过亿就不错了,但是因为我是去年比较早的看粗剪版,看完以后我说这电影过个四五亿是没有问题,因为我带去的人从中间开始就,从头哭到尾,眼泪就没有怎么干过,我就知道这种电影会打动你的内心,你一定会去传播它,结果果然都是自来水,现在真正能打动心灵的电影,还是会有一定的市场,你不能只为自己拍,你一定要为观众拍,但是为观众拍是说把你的诚意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艺术手段去把传达出去,还是可以得到观众认可。
马戎戎:我觉得《无问西东》这样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是比较缺少的,因为中国电影的创作类型一直也比较单一,关注知识分子,关注知识分子精神世界和知识分子的历史的片子一直是非常稀有的。
尹鸿:我们说体裁稀缺不是观众要看这个电影的唯一的原因,它在知识分子群体当中找到了一个共性,它是自然的,不是拔高的,是一个人在处境当中应该做出的最高尚的选择,是因为这个担当,它打动了你。
马戎戎:李芳芳导演她其实是在美国学的电影,明显能够看出她讲故事的手法,很多还是类型片的这种讲述手法,还是比较易懂的。
尹鸿:它也不叫类型片,我们把它叫做情节剧,美国有一大类作品都是情节剧电影。像大家熟悉的这种《北非谍影》或者《卡萨布兰卡》也包括《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赎》,它不是类型片,它是按戏剧电影去结构的,这个片子也有,它虽然是四个不同的故事,但每一个故事它自身的饱满度还可以,所以它也是按照那样的人的状态去塑造人物和释放情绪的,做得比较好。电影的完成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因为这些故事,这些人物很容易虚,很容易拔高或者很容易口号化,里面被大家扒出那么多心灵鸡汤,台词稍微处理得一点不慎,就会把你从那个情节和情绪当中拉出来,所以这一点是看完以后,我对导演最服的一点,不是说这个故事剧本有多么完美,而是在于说它在表现所有这些内容的时候,控制得恰到好处,这也是导演特别难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个很难控制,你想想那些语言,那些话,对吧?“我把你托起”“无问西东”,全是心灵鸡汤。你稍微不注意,这些心灵鸡汤就会炖出馊味来。
马戎戎:这个鸡汤可以治感冒。
尹鸿:对,但是她把它炖得恰到好处,叫你喝到嘴里不觉得烫,也没有凉,这个是导演的水准,就是她对人物的感觉,对人物的把握,包括对这些演员的控制。
马戎戎:情感的浓度。
尹鸿:非常好,它又有情感又有鸡汤浓度,但是不烫嘴,这不容易。看我们电影,只要一让人物说点内心话,基本上就能把人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