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亿新增消费类信贷,敲响了地产业的丧钟

金融 2018-01-26 11:29        

​​        1、先看一组数据:

        17年地产销量13万亿,约1900万套,个贷净增加2.8万亿,个人房贷总额为22万亿,一年还款约1.2万亿本金,17年13万亿购房款中房贷额4万亿,买房支付了现金9万亿。相当于首付七成。

         16年地产销售了将近12万亿,约1700万套,净增加房贷4.96万亿,加上部分还款,则新购房中约6万亿个人房贷,6万亿现金,17年比16年的现金支付多了3万亿。记住这个3万亿。

       2、再看一组数据:

       16年相比15年增加了消费类贷款1.1万亿,17年比16年增加3.9万亿,多增加的2.8万亿,和上面计算出来的17年比16年多付的三万亿现金高度吻合。

         这里统计的消费类信贷和常见的消费贷现金贷不太一样,范围也更大,也更多。包括地产抵押弄出来的各类贷款,如安居贷,装修贷等,还有银行给大企业的各类授信,华为腾讯去年就有个人200万额度,利息七八个点。   

       3、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重要

       前几天网上流传一个假的任大炮的文章,说18年房价必须大涨,里面很多定性的描述,如人口,财政,通胀,贬值等,类似文章到处都是。

       定性的描述固然重要,但太模糊了,怎么说都可以,也可以有很多相反的说法,比如汇率物价的角度就不支持上涨,定量才能决定走势和方向。

      消费信贷和房屋个贷不一样,周期短,利率高,一般两三年,利率10%很常见,只适用短期周转。一般都是贷上贷,相当于配资买楼,杠杆巨大,风险巨大。

          4、三万亿消费信贷新增是房地产的短板

        一些网友也表示确实是在消费贷做首付,或者身边有朋友这么做。武汉一网友说,附近朋友有个两三万就要买房了,要上车等涨价,没买的都是两三万余钱都没有的人。

       同时最近也了解到一些深圳高杠杆买房玩家,需要用信用贷消费贷来支付按揭,拆东墙补西墙,因为工资可能就一两万,房贷月供三四万。

        三万亿消费信贷数据十分重要,即带来了很大风险,也说明需求和购买力严重衰竭。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你就是一万个看多地产的理由,也赶不上一个现金流衰竭。而且一旦真的衰竭了,现在这个交易量还没办法卖,只能大幅度降价抛售。

       三万亿消费信贷的存在,让很多人既要还房贷,又要还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压力比房贷更大。房贷和育儿压力太大,直接导致一胎生育大幅度降低,再这么玩地产,人口都玩出大问题了。

       另外现在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离70%成熟期很近,城镇化高峰已经过去了,即使撑过了这两三年,未来也很难说会涨,因为能买的都已经买了。现在即使少数人有钱,也不会傻傻的去拉高,因为没人接盘了。

        未来如果经济无法出现大规模的改观,居民收入无法快速剧增,就可能会出现断贷现象,类似08年的深圳。货币贬值和你付不起房贷没什么关系。除非以后信贷继续宽松,还不起也可以贷款买房,目前看可能性不大。

          从三万亿消费信贷这个角度看,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时代也要结束了,这两年割的太狠了,高杠杆过度消费了未来潜力,提前结束了地产时代。居民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消费,地方也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税收,未来财税压力也会很大。玩了这么多年地产,终于要玩不下去了,好事还是坏事?





​​​​​

发表评论